近年來,金橋煤礦牢固樹立發展依靠科技、科技服務發展的理念,切實把科技創新擺在礦井持續發展的突出位置,重點抓、持續抓,不斷創新豐富黨建工作載體,多維度打造“黨建+N創新工作室”融合發展模式,將科技創新貫穿于始終,為礦井高質量發展聚勢賦能。
“黨建+平臺建設” 把牢科技創新“方向盤”
該礦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原動力,作為做大做強的有力抓手。把科技創新擺在強化對外合作、聚力提質增效的核心位置,通過黨建賦能+N創新工作室,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使黨建融入中心工作。依托“武國慶創新工作室”“首席技師工作站”“青年創新創效工作室”“勞模工作室”等平臺,圍繞礦目標任務、重點工作,重點工程,開展團隊揭榜攻關課題研究,推進企業降本增效、提質提效,總結推廣工作室的成功經驗,帶動廣大職工學習、掌握現代科學知識和高新技術,培養職工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創優能力,引導職工在各自的崗位上創造性地工作,實現個人與企業的共同發展。
“黨建+人才建設”激發科技創新“主引擎
創新工作室現有專業技術人員12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12人,高級技師2人,助理工程師9人,一批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為推動全局創新創效提供了堅強保障。該礦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不斷完善創新用才、育才、留才機制。同時結合實際,采取多種措施著力加強人才培養。堅持開展集中技術培訓,促進技術人員加強學習;拓寬人才培養途徑,以“傳、幫、帶”的方式,對年輕的優秀人才重點培養,鼓勵人才脫穎而出;為解決科研項目過程中的一些疑難問題,邀請相關技術專家來礦指導工作,帶動了一大批技術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的提高。
“黨建+制度體系” 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
在實際工作中,根據科技創新工作推進情況,創新工作室逐步完善科技創新制度體系,研究制定了科技創新管理規定、科技創新小改小革工作實施意見、科技創新小改小革“ 先進單位”評選辦法、專利論文成果鑒定等管理與獎勵、科研項目立項實施意見等制度,協同構建了科技創新“1+N”管理制度體系。同時,該礦研究制定了科技創新專項激勵制度,各單位通過科創項目上報,根據項目實際和預期成效,給予資金獎勵,經統計,2022年前三季度對全礦各單位上報的60項科技創新項目和184項“小改小革”項目共獎勵15.1萬元,全方位引導和鼓勵各單位不斷提升科技創新的投入意識和投入強度。
“黨建+項目攻堅” 打造科技成果轉化“主陣地”
該礦緊緊圍繞“黨建+科技創新”的思路開展一系列科研活動,“智能化管控平臺”順利通過了市能源局的智能化礦井驗收,2022年度組建攻關隊伍,全力開發5G礦山、TDS智能選矸系統、單軌吊無人駕駛等重點項目。項目實施過程中,該創新工作室按照“組織引導、小組攻關、黨員掛帥”方式,營造了黨委“掛牌出題”、黨支部“揭榜破題”、黨員“亮牌解題”的科技攻關良好氛圍。
下一步,創新工作室將繼續發揮“科技領軍人才、科研項目、科研團隊、科研平臺”四位一體的作用,提高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重點圍繞科技項目的痛點、難點開展攻關,突出加強“三合一”,即科技成果的轉化、深化和評獎,推動科技創新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讓科技成果真正轉化為推動企業發展的現實生產力。
文丨宗鵬成 圖丨孫歡歡(金橋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