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職工”檔案
李其連,56歲,1993年進入落陵煤礦參加工作,成為一名鏟車司機。剛參加工作時,他憑借著在工程車技術方面的豐富經驗和一身的本領成為了鏟車班班長。在1996年運河煤礦籌建、2004年陽城煤電籌建和2007年霄云煤礦籌建時,他一直作為第一批籌建人員進駐籌建處,協助籌建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一干就是30年。
他說,“干工作,就是要邊學邊干,邊干邊學,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能,這樣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
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30年來,他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2015年,為適應工作需要,48歲的他又考下了叉車操作證,并在短短五年時間成為霄云煤礦叉車隊伍里的領頭人,帶領著叉車隊伍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面對重大、特殊的任務,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其連。”該工區單位負責人說道。
在日常工作里,他的工作主要是配合、輔助礦井的生產工作,為井下安撤面、井上下機電設備的安裝進行物資運輸。他深知這項工作的重要性,為了干好本職工作,他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提高業務水平。在學習過程中,他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總結出了“緩起步、勻速度、保胎壓、貼壁拉桿”的操作方法,最大程度上降低叉車的損耗,減少維修次數,油耗也較之前降低20%。
他說,“干工作,安全可不能有絲毫大意。”
作為一名擁有豐富經驗的“老”司機,他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總結出了“三勤”和“三查”工作法。“三勤”即:眼勤,勤觀察各個儀表、指示器的讀數是否正常,凈化器濾芯是否干凈;耳勤,注意辨別機械及傳動部位有無異常聲音;鼻勤,時刻留意車輛內有無異味。“三查”,即出車前、行車中、收車后進行認真檢查。堅持按照安全質量標準化的要求,對車輛進行安全評估;對工作區域,他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嚴格按照操作規范流程來進行作業,做到“人動車不動,車動人不動”的原則,超前辨識到存在的安全隱患,杜絕事故的發生。對辨識到的安全隱患及時地整改和調整,保證工作現場作業安全。30年來,李其連沒有出現一起行車事故。
他說,“做好傳幫帶,實現技能傳承是我的責任。”
30年來,不斷有新工人分配到車隊中,他就手把手地逐個傳授業務本領,教授知識技能,從不“留一手”,帶出了30多名優秀的徒弟,現如今,他們都已在各企業發光發熱,受到了干部職工的一致好評。
李其連,一名平凡崗位上的普通煤礦人,他用30年干好一份工作,也將一份工作干了30年。30年來,從青年到中年,作為集團公司發展的親歷者、踐行者、見證者和參與者,他用青春和汗水,譜寫著一名普通職工對崗位的熱愛,對企業的熱忱,在平凡崗位上書寫著快意人生,實現著人生價值。
文丨武茜茜 圖丨張昕澤(霄云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