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以來,運河煤礦下足力氣做好“保障”大文章,減少生產的“后顧之憂”,讓采煤工作面煤炭資源顆粒歸倉。
加強組織協調 人員保障到位
“在‘保生產、穩產量’領導小組的協調下,我們調整了柔性網的長度,兩端頭聯網效率更高,每天開機時間提前近一個小時,生產效率大幅提高。”綜采二區區長徐繼兵介紹。
徐繼兵口中的領導小組是該礦針對當前嚴峻的生產條件而采取的應對措施。小組由分管領導和相關職能科室與相關區隊共同參與,千方百計穩定原煤產量。該礦根據現場生產條件制定了頂板管理保障措施、機電保障措施、工作面防滅火措施,各責任部門嚴格落實各項管控措施,積極幫助一線生產單位解決生產上存在的難題,并提前謀劃、預判可能存在的隱患,保障生產平穩運行,讓采煤工作面煤炭資源顆粒歸倉。
“我們每天早晨召開生產調度會,下午召開協調會,礦領導、各生產職能科室人員排定值班及井下跟班計劃,隨時協調處理生產中出現的問題,保障生產。”生產調度指揮中心主任武建國說。該礦將井下劃分為“四戰區”,值帶班人員嚴格落實井下交接班制度,發揮各級管理職能,保證安全生產監管協調全覆蓋、不留死角。2023年上半年合計帶班843人次,值班2097人次,根據現場生產條件變化安排17次專項跟班,跟班871人次,保障了現場安全高效生產。
設備精細管理 機電保障到位
“出炭不出炭,關鍵看機電”。為保障采煤工作面高效生產,該礦制定了機電保障措施,由機電技術科和采煤工區共同實施。“在采煤工作面設備選型時,我們堅持‘以設備升級促生產提效’的理念,通過打造智能化工作面,生產效率大幅提升。”機電技術科科長徐磊說。
乳化液是采煤工作面液壓支架的血液,為支架工作提供液壓動力,該礦采煤工作面液壓支架采用電液控制閥組,對乳化液質量有很高的要求。“我們在乳化液泵站前加裝了水凈化處理裝置,配制乳化液的水要經過4級過濾才能進入泵站,為液壓系統供應純凈‘血液’,乳化液濃度嚴格按要求進行配制,保障了整個工作面液壓系統的動力。”綜采二區技術員李立剛說。
為加快煤炭運輸效率,該礦煤流運輸系統實行集控可視化操作,實現了提效減員。主提運膠帶輸送機安裝高效清掃器,該清掃器不僅可以高效清掃膠帶上的碎煤夾矸,還可以對粘度較大的粉煤泥、含水量大的水煤以及煤矸交替出現的不穩定煤流實現全域清掃、高效清潔,不僅凈化了膠帶運輸環境,降低了膠帶運行阻力,減少了膠帶與滾筒的摩擦,還延長了職工日常清煤的間隔,解放出更多時間用于維修維護設備,以確保膠帶輸送機的安全、高效、穩定運行。
“生產過程中,機電設備出現故障就會影響生產效率。為了減少故障率,我們加大了設備維修保養力度,并做好易損件備品儲備,大型設備的備件由機電技術科協調。工區還制定了設備故障應急預案和應急替代措施,力爭將設備影響降到最低。”綜采二區副區長胡燦賓說。
主動上門服務 技術保障到位
“工作面機頭至20#架,底板矸石量增加,在采煤過程中要及時抬底減少割矸石量,保障煤炭質量……”生產技術科科長李志燕來到綜采二區,對近期工作面遇到的問題進行上門服務,與工區技術人員溝通技術方案。為轉變生產職能科室工作作風,強化生產職能科室服務職能,保障礦井安全高效生產,運河煤礦要求科室技術人員做到重心下沉,到基層、到一線、到現場,亮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主動介入、提前介入、積極溝通、掌握實情,提供技術指導和超前幫扶服務。
該礦制定了“技術人員爬黑板”制度,要求技術人員每月結合圖紙板書重點工作、存在的主要風險隱患、主要致災因素等內容,并重點對風險隱患管控措施進行講解,幫助基層區隊解決實際難題。同時,通過每周召開技術例會,組織生產、機電、調度、安全、地測、通防及防沖等相關專業部門召開專題會議,對所有制約安全生產、采掘提速、減人提效等不利因素,進行集中研討、分析、梳理,共同制定完善規程措施,強化攻關破題,全力推進基層區隊技術管理水平再提升。
“此次工作面搬家,礦成立專班進行跟班,現場出現問題很快就能得到解決。多個職能科室技術人員現場定方案、制措施,不斷優化施工工藝流程,現場施工安全、標準又高效。我們有信心提前完成搬家,盡快投入生產。”綜采一區區長朱長迎對礦采取的生產保障措施贊不絕口,信心十足。
文/圖丨李凱(運河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