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義橋煤礦傳來好消息,今年8月份《義橋煤礦單軌吊無人駕駛及物料管理系統》科技項目,榮獲第十九屆山東省青年職業技能競賽創新創效金獎。“今年以來,我們依托信息化管理基礎,積極探索單軌吊運輸與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技術深度融合,助推礦井輔助運輸管理向標準化、規范化、智能化有力邁進,促進輔助運輸管理效率大提升、安全大保障,著力構建了輔助運輸智能安全高效管理新體系。”義橋煤礦黨委書記、礦長毛慶福說。
明思路+健全機制,完善單軌吊運行管理體系
隨著礦井開采戰線的延長,生產運輸環節越來越復雜,安全程度要求越來越高,為有效解決井下運輸路線長、巷道坡度大、運行環境復雜及安全管理難度大等問題,單軌吊機車作為煤礦運輸的輔助設備,因其在巷道運輸方便、效率高而被廣泛推廣應用。
“我們率先在集團公司完成井下單軌吊運輸系統全組網,成立礦井單軌吊運輸專業隊伍,井下全部取消小絞車運輸方式,實現了井下物資單軌吊運輸全覆蓋、全流程、全時段。同時,為滿足不同需求的運輸任務,優化選擇使用電動單軌吊、氣動單軌吊等不同類型的運輸裝備。截至目前,井下共鋪設單軌吊運輸軌道8100余米,所有生產物資直達工作面運輸,著力構建了單軌吊點到點‘無人駕駛巡航+手機APP’訂單運輸管理新模式。”義橋煤礦副總經理郭金星說。
為充分發揮單軌吊運輸系統的管理效能,該礦按照輔助運輸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技術的要求,持續完善單軌吊運輸管控機制,制定實施“12645”單軌吊運輸管理體系和工作思路。即建成了單軌吊運輸管理“一套”完整體系,打通礦井東翼和南翼“兩條”主線路,實施單軌吊管理“六統”管控模式,統一訂單、統一調配、統一路線、統一運輸、統一管理、統一維護。嚴格執行“四專”管理辦法,施工了專門設備檢修硐室、建立專門物資運輸周轉站、設計專門集裝箱運輸設施、配置了專業化運輸管理隊伍。實施“五定”監督考核措施,運輸過程中固定專人、固定專線、固定專車、固定維修、固定重量,并嚴格執行“一限速”特別規定,從管理體系上保障單軌吊運輸規范、標準、安全。
新技術+現場應用,提高輔助運輸管理效率
“單軌吊集中運輸物料后,我們再也不用每天運料上下來回跑了,太省勁了。”該礦生產調度指揮中心主任榮維濤介紹,自單軌吊輔助運輸系統投入運行后,無論是從物資運輸效率,降低職工勞動強度,改善職工作業環境,還是從提高安全生產系數等,均發揮了安全生產的支撐和保障作用。以前采掘區隊是各自運輸生產物資,每天運輸物料需要幾十人干的活,現在,全礦每班只需4至6人即可完成井下生產物料的供應,運送物料能信息共享和隨時調配供應,且生產物資能直達作業現場,有效打通了井下物料運輸最后“50米”的問題,運輸效率同比提高30%以上。同時,通過此舉促進采掘區隊減少井上下運料工40余人,年節約人工和運輸成本600余萬元。
今年9月份, 一款新型單軌吊側卸式集裝箱在義橋煤礦已成功投入使用,該集裝箱設計獨特,有效解決傳統礦車運輸物資的難題,既提高了運輸效率,同時又降低運輸成本,為井下運輸管理和設備改造升級注入了“新動能”。此前該礦先后設計應用了集中裝運“錨桿、錨索、其它不規則”的集裝箱多種。義橋煤礦單軌吊集運隊負責人張斌說,井下物資采用傳統礦車進行運輸,不僅受限于巷道條件,還面臨物資運輸調配管理等問題。新型集裝箱設計思路新穎,具有多方面優點,一是單軌吊機車轉運物資效率高;二是側卸式集裝箱操作方便快捷;三是集裝箱采用標準化、模塊化設計,可實現不同尺寸和類型的物資混裝。下一步,還要根據運輸需求,再設計應用“底卸式”集裝箱。
“利用單軌吊進行工作面設備運輸、安裝、回撤是義橋煤礦成熟管理做法,于2022年在集團公司進行了推廣應用。”據義橋煤礦機電技術部副部長李尚虎說,以前井下安裝新工作面組裝液壓支架,需要人工拉倒鏈組裝液壓支架,施工過程使用手拉葫蘆起吊、組裝支架至少需6人配合才能完成,且施工人員體力消耗大,起吊錨桿存在高處墜落安全風險。如今,在該礦3309工作面組裝支架使用DQ50/0.5型氣動單軌吊,自帶兩臺6.3噸氣動葫蘆,采用“電動單軌吊+氣動單軌吊”代替“絞車+手拉葫蘆”工藝,氣動單軌吊實現了液壓支架和設備配件的起吊、調整、行走等功能,組裝一臺支架僅需3人即可完成,運輸方式全部取消絞車運輸,極大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生產工效同比提高35%以上。同時,義橋煤礦單軌吊載人運輸在掘進工區已常態化運行,職工乘座單軌吊機車能直達工作面生產地點。
嚴制度+強化監督,增強運輸系統保障能力
“單軌吊運輸戰線長、運輸條件復雜,如何保障安全運輸,始終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該礦在日常運輸管理中,要求現場作業人員嚴格落實“五固定”“一限速”制度規定要求。同時,組織制定實施了《單軌吊運行管理辦法》《單軌吊軌道螺栓管理制度》《單軌吊運行標準規范》及《單軌吊“十個必須”“十個嚴禁”特別規定》等制度文件,從制度和規定上為單軌吊安全運行劃定了紅線,設定安全底線。
“技術保安是最科學的管理方式,我們利用人員精確定位技術,將單軌吊機車接入‘主動預警系統’,機車在無人駕駛過程中,當人員觸及機車危險范圍,機車能夠實現減速停車功能,助力單軌吊無人駕駛運行更安全,降低了運輸期間的安全風險。”義橋煤礦機電技術部負責人張洋介紹。為保障單軌吊運輸設施完好,我們對單軌吊運輸線路進行劃片、分區、分段、掛牌、包保維護管理,除單軌吊司機在運輸期間巡查單軌吊梁外,每天再安排2名維修工進行不間斷巡查,對巡查的問題認真標記,由責任單位閉合整改,機電、安監部門監督驗收,并定期在調度會上通報。同時,督促維修人員嚴格落實單軌吊“日歷化”檢修措施,在檢修硐室設立了專門的“低吊梁”檢修平臺,對重要檢修項目進行“盯靠”“旁站”業務指導,為檢修作業提供了便利條件和安全保障。
單軌吊梁的安全承載是保證單軌吊安全運行的支撐,隨著單軌吊梁運行時間的延長,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因吊梁質量不合格影響運輸安全的問題。據該礦安全監察部負責人周海勇說,危及單軌吊運輸安全的關鍵點是連接螺栓質量,我們通過從不同地點拆下各類螺栓,通過對比分析使用年限、磨損情況,確立了在不同運輸地點、不同使用類別等情況下的螺栓更換周期。同時為便于檢查確認,對每個周期更換的螺栓做出明顯標記,單數周期更換的螺栓用黃色漆標記,雙數周期更換的螺栓用藍色漆標記。并要求責任單位建立更換螺栓臺賬,對更換下來的螺栓按磨損3mm設定為報廢標準。近期,該礦組織排查單軌吊運輸線路薄弱地點280余處,累計更換螺栓1570余條,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
與此同時,為加強單軌吊日常運行和維修管理,該礦制定了軌道運輸、檢修維護分級管理辦法,按軌道使用環境劃分為四個風險等級:一級風險為20°及以上斜巷、二級風險為10°—20°斜巷、三級風險為變坡點及拐彎處、四級風險為10°以下巷道。并按照風險等級依次使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進行標識,提醒現場運輸和維修人員針對不同風險等級采用不同的管理辦法,切實做到“因地管理,因地施策”,全面提高了單軌吊運行的安全系數。
文丨劉奉偉 圖丨柴新斌(義橋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