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坦姆流體入選全省數字經濟“晨星工廠”,海納科技獲得山東省“第七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榮譽稱號。近年來,濟寧能源在“雙碳”背景下,融入創新、數字化和綠色生產理念,以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提高生產效能,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繪就了高端制造業發展新藍圖。
創新驅動,信息化智能化提效益
2023年,山東盛源礦用支護材料數字化車間獲評省級數字化車間。該車間設備擁有無人值守稱重、碼垛及搬運等功能,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生產效率提高30%,車間人工成本降低35%,在生產時間縮短、產能增加的同時產品合格率達到100%。
走進該車間,看到現場工人正利用數字化模擬系統,實時查看生產數據時,更讓人為之一振。“車間運用自動化專業系統高度集成應用,”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自動化、多子系統分布式協同工作,利用數據分析功能挖掘各工序之間關聯信息數據中的因果關系、內部聯系和業務規模,能為生產提供決策信息參考。”
山東盛源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技術創新夯實發展基礎。全年獲得8項專利,完成新列7項科技研發項目、1項結轉科技研發項目,提報完成6項自動化、智能化項目;礦用公司通過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復審;新型材料事業部風筒產品被評為A級;自動化設備事業部研發改造6種新型生產設備;信發公司的BMER、X6K行走馬達投入生產。
為了充分激發創新驅動的內生動力,山東盛源在科技計劃管理方面進行大膽探索和實踐,成立“劉金山技術創新工作室”,咬住科技計劃管理的“硬骨頭”。明確科技創新、技術需求、攻關方向,以及需要配套的創新平臺和團隊,增強了科技創新投入和資源配置的有效程度,創新鏈條各環節的有效銜接,推動了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有效結合,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科技研發,關鍵核心技術增底氣
在海納科技高端油缸項目廠房,激光增材自動化生產線、智能裝備生產線正在有序運作“與傳統工程油缸相比,基于激光增材技術的高端工程油缸自動化和信息化程度更高,關鍵部件的內、外壁全部采用激光增材技術,使用壽命提高5倍以上,市場競爭力更強。”海納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激光增材市場占有率已居全國前三位。”
智能制造是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海納科技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加大產品研發,加快產品迭代。2023年,引進高端研發人才5名,深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掌握核心知識產權,降低成本28%。全年完成30項研發設計,其中形成11種系列產品樣機,促進產品升級、迭代。聚焦智能干選機、充填泵、充填不堵管,掌握綠色開采核心技術。“采選充”一體化項目入選首批中國安全高效煤礦“四新”成果名單,公司綠色礦山智能裝備成果收獲業內專家的廣泛認可。
顯然,科技研發,已然成為海納科技向前發展的最重要馬達。“我們將圍繞綠色礦山智能成套裝備核心技術,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做能源領域綠色低碳發展的引領者。”該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
技術革新讓海納收貨了豐碩的成果。新增26項專利及121項產品安標證書,正以高水平、高強度、高效率的科研投入驅動創新發展;新增13項省市級榮譽稱號,助力公司美譽度進一步提升;自動化熔覆機器人、油缸盤套自動生產線、AGV智能運輸系統、自動噴涂線等設施的應用,不僅讓現場更安全,也為該公司打造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內生外延,多元成長積蓄勢能
生產一線全力以赴、深耕不輟,年度綜合產能提升42%;一訂單一分析,實現降本目標630萬元,經營管理能力再提升;首次邁進船舶制造業務板塊,加速開拓業務新藍海;新增2家戰投提高公司市值,公司治理結構更加完善;新增春輝子公司,拓展高端電液控閥產品;新增機電安裝工程專業承包資質,在機電工程施工領域具備更高的建設水平……一項項標志性成果,是海納科技自我革命,在內生式增長上交出的一份高分答卷。
在外延式生長上,海納科技充分發揮技術、裝備和服務上的優勢,積極拓寬外部市場,高標準參加太原、鄂爾多斯、貴州、泰山、北京等展會,首次承辦2023中國煤炭綠色開采與高質量發展交流會,提高品牌影響力。新增7個駐外事業部及辦事處,已形成十個省外事業部、六個銷售大區,覆蓋山西、陜西、內蒙等13個省份的市場規模。“重點地域、重點客戶、重點拓展、重點突破”四位一體的銷售模式,成效顯著,產品首次進駐馬來西亞市場。
不僅是海納科技,山東盛源在做好內部市場服務的同時,針對錨桿“傳統產品”低競爭力的劣勢積極尋找比較優勢,聚力“高質高效”創造差異化優勢、聚力自動化提升打造高效成本優勢,實現傳統產品的品牌優勢,外部市場取得突破,全年外部市場收入占比提升至55.6%。
下一步,濟寧能源將持續推進海納科技綠色礦山智能成套裝備基地建設,以艾坦姆流體為龍頭的山東盛源高端精密制造園區經濟建設,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擦亮高端制造產業發展的新底色,助力制造強國建設。
文/圖丨徐曉男 肖淑慧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