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范職工操作行為,提升從業人員的安全風險辨識能力,杜絕因操作行為不當引發的人身及機電事故,義橋煤礦全面推行“一卡、一表、一手冊”安全管理辦法,積極構建“礦級統一領導、職能部室嵌入、區隊具體實施”的管控體系,達到“1+1+1>3”的管理效應,確保人員操作和現場施工安全。
“卡”住風險點,讓安全危險無處可藏
“一卡”,是指義橋煤礦為井下作業人員編制發放的安全風險告知卡,其安全風險告知卡主要是針對不同崗位、不同工種、不同專業的危險源,進行差異化風險辨識排查,告知不同崗位人員的操作規范。
根據安全風險告知卡的要求,該礦各單位按照安全操作、規范運行、可靠管理的原則,制定安全風險管控措施,在職工的工具包、工作服口袋隨處可見這張條理清晰、內容豐富的塑封卡片。卡片的全覆蓋有效督促職工掌握崗位安全風險以及相應的管控措施,熟悉崗位操作標準要求,進一步強化了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提升了崗位風險管控能力以及應急處置能力,實現崗位操作標準化、規范化,全力打造本質安全作業環境。
為保證安全風險告知卡的科學性,該礦組織各職能部室定期總結“崗位風險清單”落實和執行情況,結合生產實際,不斷研究細化各崗點危險源管控辦法和安全措施。今年以來,列舉排查整改安全隱患問題300余條,通過現場調研,分析職工安全技能和培訓需求,明確不同部門、不同級別、不同崗位的安全防范措施,讓崗點風險一目了然,讓安全管控措施舉手可得,讓危險因素“無處可藏”。
“表”出新問題,讓設備運行安全可靠
“綜采一區5302工作面液壓支架維修工填寫支架初撐力不正確,提問開拓工區2305軌道巷崗位操作人員安全風險告知卡內容回答錯誤,對單位技術負責人處罰并將考核情況記入安全生產標準化評比內容……”在生產調度早會上,該礦安全管理人員對采掘區隊的“一卡、一表、一手冊”現場使用情況進行了通報。
“一表”即設備維護巡查表,設備維護巡查表主要是以生產崗位、生產地點、區域、場所、系統、主要設備設施等為檢查單元,列出該單元內的主要檢查項目、檢查完好標準、設備隱患、整改閉合等內容。
為充分發揮安全巡查表作用,該礦制定井下全覆蓋巡查路線和“網格化”包保制度,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利用人員定位系統考核值班人員井下全覆蓋線路檢查情況,各采掘、輔助工區重點監督包機班組巡檢人員的巡檢路線和次數,形成全天候、無死角設備巡檢機制。同時,對礦井主通風機、供電系統、主副井提升系統等巡查情況,逐條填寫至設備維護巡查表中,能現場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限期閉合。截至目前,巡查表累計登記各類問題2335條,全部整改閉合,從根本上消除了影響設備安全運行的各類隱患,降低了機電事故的發生率。
“冊”重培訓點,讓職工操作更加規范
“一手冊”,即員工安全培訓手冊,為增強安全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該礦先后印發《“六抓36項”特殊環節保安舉措》和《集團公司重(較)大問題提級管理辦法》等培訓手冊,將手冊發放到區隊干部職工手中,指導區隊結合現場抓實安全培訓,改變職工重生產、輕學習培訓的思想觀念。
聚焦安全技能培訓和管理能力提升,該礦狠抓提升運輸管理安全“大會戰”活動成果鞏固,積極打造“安全大會戰1+4”特色品牌,有針對性地推進安全警示教育和自我反思教育,靈活安排和組織區隊進行“口袋式”培訓,讓職工能夠在零星時間隨時隨地學習崗位應知應會知識,使職工“愛”安全、“知”安全、“行”安全,不斷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素質。
與此同時,為確保“一卡、一表、一手冊”作用發揮明顯,義橋煤礦還利用集中安全授課、云控智能平臺APP在線學習、周二學習日等方式,對職工進行全方位安全知識和技能培訓,側重機電設備維修、提升運輸管理、停送電制度及礦井事故隱患應急處置等學習培訓,使每名職工真正了解井下作業現場存在的危險因素,掌握基本的自救和互救知識,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置能力,保證礦井安全生產穩定。
文/圖丨劉奉偉 王善戰(義橋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