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vuo9d"></nav>
<tbody id="vuo9d"><tbody id="vuo9d"><th id="vuo9d"></th></tbody></tbody>
  1. <nobr id="vuo9d"><samp id="vuo9d"></samp></nobr>
    <optgroup id="vuo9d"></optgroup>
    <delect id="vuo9d"><p id="vuo9d"></p></delect>

    <object id="vuo9d"></object>

  2. <thead id="vuo9d"><samp id="vuo9d"><ol id="vuo9d"></ol></samp></thead>
  3. 
    
  4. <small id="vuo9d"><samp id="vuo9d"></samp></small>
  5. <strong id="vuo9d"></strong>

    <listing id="vuo9d"></listing>

    站內搜索

    企業動態

    企業動態

    物產天下  聯通世界

    與榜樣同行丨千尺井下黨旗紅

    2024-05-01 責任編輯:管理員

    他是“勞模專業戶”,從煤礦勞模到全國勞模,一步一個腳印、一肩一道硬轍,四年間捧回八次殊榮;他是“采煤大王”,帶領班組多次創下單班采煤5000噸以上、日產原煤過萬噸的紀錄。

    而今,他轉崗走上了調度機電黨支部書記的位置,被人稱為“先鋒書記”。他就是黨的十八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山東省退役軍人就業之星、濟寧能源集團陽城煤礦調度機電黨支部書記潘興喜。

    不斷學習鉆研練就“十八般武藝”

    001.jpg

    “采煤也要講技術的,不能做埋頭蠻干的大老粗。如今都是現代化煤礦,用的都是大小功能都齊全的高科技設備,不學會這些就落伍了。何況對于煤礦來說,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而科學技術是可以保障生產安全的。”潘興喜說。

    秉承“技術不過硬,安全難保證”的信念,他鉆技術、摸門道、找訣竅,虛心求教,在干中學、在學中干,通過不斷積累成為名副其實的多面手。剛開始學習采煤機操作時,為了掌握好兩米八的采高,潘興喜隨身帶著尺子,煤機一停,他就量滾筒距離頂板、底板的上下距離,觀察滾筒搖臂的傾角,在現場摸索,歸納經驗,逐漸練就了一副“火眼金睛”。他持有井下電鉗工證、三機操作證、煤機司機證這3個特殊工種崗位證,他用知識敲開了采煤技術的大門,成為駕馭它的主人。在攻克3302超大斷層期間,已熟練掌握綜采技術“十八般武藝”的他帶頭攻堅,哪個崗位有空缺,他都能頂上,最終帶領工友歷經40多天的辛苦攻關,將最大落差10米、影響推進距離50余米的斷層攻克。現場出現問題,他都敢于參與攻克,與工區技術人員共同商討意見,拿出最優解決方案,把設備影響降到最低,有效地推動了正規循環作業。

    走上區隊管理崗位后,他主動學習采煤理論知識,集中精力鉆研采煤新設備,并推進“小改小革”,提出把銅質固定線鼻改造為導線軟線鼻,這小小的一變,每月可多開機10個小時,相當于多增加了一天的產量,細算下來,可是五六千噸的產量、480多萬元的產值。十幾年的工作中,潘興喜的“小改小革”數不勝數,光為礦上節約材料費就達到上百萬元。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他不滿足于個人成才,而是把掌握的技術、解決問題的方法毫無保留地傳給工友同事。工友們主動鉆研業務技術、自發開展崗位練兵蔚然成風。他帶出30多位班組長、10位安全員、2位跟班區長、12位質量驗收員,20多人被評為市、縣及集團公司勞模或標兵;在他的班內曾有工友榮獲山東省煤炭科技進步獎勵和集團公司及礦技術比武一等獎,他帶的班組成了名副其實的企業"人才庫"和先模人物的“孵化器”。

    勇于身先士卒成長為“采煤大王”

    002.jpg

    “話說千萬遍不如帶頭干”,這是潘興喜最常說的一句話。無論在什么時候,只要有苦活累活臟活他總是沖在最前面。

    在運河煤礦工作期間,8303工作面進行回撤作業,因為涌水量大,一些大型設備陷在污泥中。如果設備在規定時間內撤不走,封掉了煤層,就等于這100多萬元的設備打了水漂。當時正值寒冬臘月,看現場條件如此艱苦,一些工人產生了畏難情緒,礦上領導也考慮是否放棄。就在這兩難時刻,時任班長的潘興喜帶頭跳進了齊腰深的泥水里,摸鏈子、掛葫蘆干了起來,工友們看了也紛紛下水作業。潘興喜和工友們把原來認為無法拆除的前部機頭減速箱、機頭大架和部分后部溜槽全部回撤出來,挽回損失100多萬元。

    在陽城煤礦工作期間,潘興喜所帶領的生產班多次刷新集團公司單班原煤生產紀錄,其中2008年6月19日單班原煤生產5398噸,推動陽城煤礦成為山東省第一個日產過萬噸的地方煤礦。在其擔任班長的7年間,憑著對煤礦的熱愛和強烈的進取意識,潘興喜帶的班累計生產原煤600余萬噸。

    “部隊這個大熔爐教會我在任何情況下,都得不怕吃苦、不怕困難,愛拼、能拼。”潘興喜把自己的這份干勁歸功于曾經十年軍旅生涯的歷練,“在2000年脫下軍裝的那一刻,我暗下決心,這一輩子都要保持軍人本色不變!”

    堅持黨建引領蛻變為“先鋒書記”

    隨著新舊動能轉換理念的不斷深入,陽城煤礦也在加快推進科技投入、升級改造。潘興喜任調度機電黨支部書記時,負責調度指揮中心、機電技術科、綜采科等科室的黨務工作,他帶領黨員認真學習新舊動能轉換重要舉措,助力加快礦山升級改造,優化礦井運輸、采煤、掘進三大系統,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工程穩步實施。

    “不管是煤礦上的專業知識,還是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黨性政策的書籍,總是在他書桌上能看到三四本,有時間他就會拿出來隨手看看。這一點非常鼓舞我們年輕人,向他學習,50多歲的人了,工作還這么忙,總是不忘學習。”調度指揮中心職工李博說。在調度機電黨支部書記崗位上,他耐心細致、篤志好學,憑借著對黨務工作的滿腔熱情,被大家親切的稱為“先鋒書記”。

    二十余年如一日,潘興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由一名普通煤炭工人成長為黨的十八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的先進事跡,激勵著身邊的工友們共同為打造千億級集團奮勇爭先、建功立業。

    /圖丨鄒磊(陽城煤電)

    咨詢留言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

    <nav id="vuo9d"></nav>
    <tbody id="vuo9d"><tbody id="vuo9d"><th id="vuo9d"></th></tbody></tbody>
    1. <nobr id="vuo9d"><samp id="vuo9d"></samp></nobr>
      <optgroup id="vuo9d"></optgroup>
      <delect id="vuo9d"><p id="vuo9d"></p></delect>

      <object id="vuo9d"></object>

    2. <thead id="vuo9d"><samp id="vuo9d"><ol id="vuo9d"></ol></samp></thead>
    3. 
      
    4. <small id="vuo9d"><samp id="vuo9d"></samp></small>
    5. <strong id="vuo9d"></strong>

      <listing id="vuo9d"></listing>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