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6日至7日,濟寧能源集團二屆一次“雙代會”暨2023年度總結表彰大會上對4個“特別貢獻單位”進行表彰,朱家峁煤礦榮登其中,這是該礦連續6年獲此榮譽。
近年來,作為集團公司省外資源開發“橋頭堡”,朱家峁煤礦深耕陜北多年,一步一步干出精彩,用實打實的成績,獲得各界高度認可,橋頭堡遠近聞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人均工效、煤炭產量均走在集團公司前列,名列第一方陣。
聚力管理,問道潛能釋放
“現在礦井產能核增到400萬噸/年,厚薄煤層配采無縫銜接,優質產能得到充分釋放,礦井基本盤穩定,‘方向舵’已把正,如何增強新引擎持續發力,更需在管理上謀效益,在成本上要利潤,著力推進礦井向精益化管理轉變。”關于下一步發展重點,朱家峁煤礦新班子“落子”謀全局。
600多人礦井,如何發揮出更大功效?
朱家峁煤礦沿著系統化、集約化、線性化的生產理念,采取組織機構扁平化管理。掘進工程全部并入綜掘工區;成立運通工區,全面負責車輛運輸、物料轉運、一通三防、零星工程等管理,實現采掘區隊集中力量抓生產、抓安全,輔助區隊專業化抓保障、抓服務,形成采煤、掘進、煤流洗選、物料運輸、煤炭銷售五條戰線,平行推進,合力攻堅,集中人員辦大事的良好效果。
“要將‘過好緊日子 才有好日子’形勢任務教育活動持續深入下去,嚴禁空喊口號,杜絕形式主義,花錢時首先要想到掙錢的難處,各單位要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來對待,能省則省,物盡其用;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落到實處,監督上考核到位,成效上數據說話;做到努力為企業省錢、努力為企業掙錢。”該礦礦長郭中安在形勢任務教育活動部署會上說。
“千方百計控成本、增效益”是朱家峁人一直聚力攻堅的課題。該礦通過強化全員成本管控意識,把成本控制貫穿于公司生產經營全過程,讓成本控制、降本增效觀念成為每個部門、每個員工的自覺行動、共識,促進該礦效益穩步增長,成本管控能力穩步提升。
今年年初,該礦梳理出2024年度可爭取的稅收優惠政策6項,涉及金額達1.83億元;下發《2024年度開源增收降本增效實施方案》,從生產過程、技術創新、人力資源開發、物資采購、運營質量、政策爭取、營銷策略等方面,征集開源增收降本增效措施共43項,目標金額9,017.28萬元;一季度開源增收降本增效項目已完成2173.44萬元。聚力一盤區西翼泄水巷排水系統的建設,實現了1309-2工作面老空水4300米一次性直排,預計全年節約153.5萬元;該礦機修廠維修2000KVA移變,BPQ-3*500變頻器、減速機,廢舊管路改造、組裝電站列車……一季度,礦井修舊利廢創效122.6萬元。
“智”創助力,“慧”就發展底氣
乘坐“觀光猴車”直達井底車場,然后換乘無軌膠輪車,輕柔悅耳的音樂在巷道中悠揚蔓延,通往各采掘工作面的“高速路”一路平坦、燈光通明。半小時就到達1306智能化采煤工作面,采煤設備安裝在平均煤厚1.85米的薄煤層中,工作面僅兩名人員在巡查,采煤機緩緩的上下運行割煤,采煤支架自行跟機移架、推溜,而采煤機司機卻在100米以外的集控中心操作室,通過安裝在工作面的視頻攝像頭隨時掌控著生產和設備的運行狀況。“不見礦工身和影,只見烏金滾滾來”。該礦綜采無人值守遠程自動化開采已常態化運行,真正做到“無人則安、少人則安”,全面提升了礦井高質量發展質量。作為集團公司駐外“橋頭堡”“排頭兵”,在當年最前沿科技的強力賦能下,朱家峁煤礦實現了“開工”即榮耀。
如今,“智慧基因”傳承接續,2023年12月在全國煤礦采煤工作面智能創新大賽“中厚煤層智能賽道”榮獲二等獎,該礦始終以“智”取勝,以“智”引領,引領著橫山區煤層開采工藝革新的浪潮,樹立了周邊行業標桿。該礦快掘機組搭配戰力最高掘進隊伍,實現人機強強聯合,設備優勢發揮到最大化,目前單日最高掘進進尺已達到37米,月進尺突破916米,開啟高效掘進新篇章;“110工法”的成功運用,對解決采掘接續壓力、提高資源回收率、延長礦井服務年限大有裨益。
“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的真實寫照和生動實踐,從一組數字中可見一斑:該礦長距離定向鉆機單孔鉆探深度超650米,單班鉆探進尺超100米,由每日一探優化為每月一探,徹底解決了探放水工程對掘進施工的影響,助力掘進提效;應用履帶式兩臂錨桿鉆車,有效提高了巷道集中支護效率。該礦主煤流運輸、通風、壓風、排水、供電、選煤等系統全面取消固定崗點,累計減少固定崗位27個;生產期間工作面作業人數減少至6人;選煤廠提前完成減員至30人的任務;自主研發輪式智能巡檢機器人,實現了35千伏安變電所室內、室外重點區域的24小時無人巡檢,為煤礦生產用電安全保駕護航……先后獲得國家級安全高效礦井特級單位、陜西省安全生產先進集體、陜西省“建工十四五”高質量發展優秀單位等榮譽稱號。
“家”蘊深厚,成就幸福生活
一個企業的文化,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主要是由企業的發展歷史、經營管理水平決定的,應該在生產經營、項目建設、企業治理長期實踐中形成,從“艱苦創業、自強不息、厚德致遠”的精神傳承中開啟,從朱家峁煤礦的社會土壤中成長起來,是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相統一的成果,凝結著全體職工的智慧。
該礦持續推進“家”文化建設,不斷涵養“中太”氣質,建好民生工程,辦妥民生實事,讓朱家峁煤礦成為干部職工的溫馨港灣。“家”的關愛和呵護,是始終堅持培訓是職工最大的福利,創新開辦“職工夜校”,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專業培訓機構邀請專業講師授課,改善職工知識結構,跟上企業現代化發展步伐,把培訓作為給予職工的最大福利;“家”的關愛和呵護,是組織好“橋頭堡里慶新年”春節聯歡活動,讓干部職工異地過年感受家的味道;“家”的關愛和呵護,是在夏季高溫天氣,廣施“涼”策,發防暑降溫藥品及各類飲品、水果;“家”的關愛和呵護,是在寒冷冬季,為職工量身定做羽絨服,切實做到了冬暖夏涼暖人心。“家”的關愛和呵護,是在運輸車輛往來穿梭的道路上,憑空架起一座運煤路行人天橋,實現人車分流,切實保障廣大職工以及周邊居民安全出行,“創千億集團 樹百年能源”的標語在燈光的映射下熠熠生輝,在陜北的大地上閃耀光芒。“家”的關愛和呵護,是每天晚上值班人員在食堂堅守到晚上一點鐘,只是為了升井的職工吃上熱騰騰的熱飯;“家”的關愛和呵護,也是讓采掘一線職工美美的住上新建2號公寓樓,極大改善了住宿條件;“家”的關愛和呵護,更是讓職工下班后去文體中心、健身房、休閑娛樂“唱吧”放松一下心情,緩解壓力和情緒......一件件誠意滿滿的民生實事,托起駐外職工的美美與共,和合共生。
“來朱家峁煤礦已有12年,親眼見證了礦井翻天覆地的變化,能在這‘幸福之地’工作,我深感榮幸。”該礦職工郝鳳祥眉宇間、話語間飽含深情。面對未來,朱家峁煤礦將以忠誠勇擔當、實干向未來的拼搏精神,牢記職責定位,切實發揮好“橋頭堡”作用,勇做“創千億集團 樹百年能源”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文/圖丨張奎連(朱家峁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