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選擇焊工的那一刻起,焊槍和面罩就一直伴隨著他從未離去。在綻放的焊花與閃爍的弧光中,他深知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最有效的磨礪。有責任有擔當,才能描繪出燦爛的人生軌跡。
“我也要成為他那樣的人”
他口中的那個“他”就是《榜樣7》中講述的“大國工匠”艾愛國,說起這個焊接領域響當當的“大師傅”可大有來頭。他在焊工崗位上工作50多年,不僅攻克焊接技術難關400多個,還改進工藝100多項,并且培養焊接技術人才600多名,曾榮獲“七一勛章”“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等稱號。五十多年來,他憑借手中的那把焊槍,贏得了無數“軍功章”。
艾愛國師傅的一串串耀人的數字是他終生的奮斗目標。他叫于永康,2017年以焊接技術人才應聘加入金橋煤礦,被分配到機電修理廠加工班工作。入廠初期機電修理廠多為監獄轉崗員工,在焊接技術方面相對薄弱。經廠里安排,他帶領他們從零開始到有氣泡的焊縫,再到焊條不斜、焊點精準的焊接標準,一步步扛起金橋焊接的一片天。
為了更好地服務礦井服務班組,他利用點滴時間有計劃地進行焊接技術培訓,經過近一年的時間,他們班組人員在焊接技術方面均有一定的提升,基本可以滿足金橋煤礦各個工區所需的加工件制作。之后他們逐步向加工件多樣化、精細化進行提升,并且獲得小改小革創新十余項:井下風動臺鋸、焊機伸縮搖臂、單軌吊自動卸貨箱、巷道灑水車等等,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一次,盡管取得了這些成就,但他知道道阻且長,應常備恒心,不斷向艾愛國師傅學習,努力成為他那樣的人。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
我們國家的航天、航空、軍工、軌道交通、工程機械的快速發展都離不開我們的焊接,金橋的發展同樣離不開我們的焊接。他深知最美奮斗者的名聲不是靠個人的單打獨斗就能夠實現的,是憑借著他身后的一個最美奮斗者的集體。
為充分發揮“半邊天”力量,廠里牽頭組建一支女子焊工隊。過去常講“退掉一層皮,煉硬一身骨”,在他帶領她們學習的初期,臉被電弧烤掉了一層又一層皮,愛美的她們沒有一句怨言,由起初打不著火、焊線走得歪歪扭扭,東一疙瘩西一塊,到最終掌握立焊、平焊、仰焊等多種焊接技能,在她們身上有種不服輸的精神品質。
宋苗苗追求精細,勇于挑戰,是不銹鋼精細化制品的一把好手;高愛麗默默無聞,但在等離子切割,加工件制作這些都不在話下;賀耀華年齡最小,卻成了數控等離子的老師。他們還舉辦了女焊工比武大賽來切磋焊工技術,以賽代練,以賽促學是他們焊接技術不斷提升的“秘籍”之一。有了女焊工的加入,班組生產焊接壓力瞬間減輕。他帶領大家一次次搶時間、趕節點,提前完成大批量焊接任務,并且每次都能高質量完成加工任務。
“讓黨徽和‘焊花’一樣耀眼”
在電焊這條道路上,他一路走來,經歷里充滿了許多艱辛和坎坷,在弧光燦爛火花飛濺中,是什么鞭策他始終不忘初心,接續奮進?胸前那枚鮮紅的黨徽,便是答案。作為一名黨員要不言苦,不怕累,他不斷用勞模精神鞭策自己。
只有立足本職工作,時刻保持刻苦鉆研,胸懷一顆奮進心,持續增強創新驅動力,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更多更閃亮的“焊花”。每當有新設備、新工藝的引進,工作的實際需要和當前的生產加工能力就會存在距離,在這種情況下,他作為一名班組長,帶領班組一班人根據煤礦安全生產發展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充分發揮群體作戰的主力軍作用,不斷開創班組工作新局面。
在班中嚴格8S管理,開展實施“一清二整三抓”工作方式,班前清場地、班中整規范、班后抓質量,通過現場管理、安全管理和質量管理有機結合,顯著提高班組對加工件制作現場質量管控和安全規范操作。
弧光閃爍的高溫里,熠熠生輝的是“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他將用熱情和執著展示共產黨員本色,帶領班組成員堅持奮戰在焊花璀璨的世界里,用汗水與付出、拼搏與毅力澆灌著金橋的夢想之花。
文/圖丨宋士偉(金橋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