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晨曦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輕輕拂過我的臉龐,我知道,奮斗的一天又將開始。我站在窗前,望著遠處的“創千億集團 樹百年能源”文化天橋,那里有我的夢想、我的未來,還有我無盡的期盼。
我曾是濟寧這個第二故鄉的一名普通職工,每天穿梭在家和礦的兩點一線之間,過著朝五晚六的生活。生活雖然過的充實,然而,內心深處總有一個聲音在呼喚我,告訴我,生活不應該只是如此。生活不僅僅是“柴米油鹽”,應該還有詩和遠方,于是,我響應號召、背起行囊,踏上了遠赴朱家峁的西部之旅。
奔赴他鄉創業,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它需要勇氣,需要智慧,更需要一顆永不言敗的心。2016年,我離開了熟悉的環境,來到了一個陌生的沃土,和工友們開始了創業之路。這里的一切都那么新鮮,那么充滿挑戰,我感到既興奮又緊張。
遠離故土創業,日子是匆忙的。每當夜深人靜,我獨自一人坐在辦公室里,面對著電腦屏幕,思考著文稿的每一個細節。有時候,我會想起家鄉的親人,想起那些溫暖的笑容和鼓勵的話語。但我知道,我不能回頭,我必須堅持下去。
和衷共濟創業,也是充滿成就的。每當看到朱家峁煤礦一年一個臺階、八年八次飛躍,看到企業從一個基建礦井,迅速成長為集團公司骨干企業,也看到我們拼搏到感動自己、努力到兩鬢斑白,作為中太公司的建設者、見證者,在人生中,收獲了滿滿的回憶和感動,認為一切的辛勤付出也值得!
斗轉星移,日月交替,無定河旁的草,綠了又黃,黃了又綠。八個春夏秋冬,八個寒來暑往。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堅韌。面對困難和挫折,我不再輕易放棄。我學會了創新,在不斷的嘗試和探索中,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我學會了感恩,對于那些給予我幫助和支持的人,我始終心存感激。
我也開始理解,創業不僅僅是為了“柴米油鹽”,更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為了給家庭和企業帶來一些改變。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我沒有選擇西北,我的生活會是怎樣?也許我會有一個穩定的工作,一個溫馨的家庭,但我知道,那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想要的是挑戰,是成長,是不斷超越自己。
現在,我依然在創業的路上前行。我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我知道,只要我保持熱情,保持創新,保持堅韌,我就能不斷前進,不斷接近夢想。
最后,引用一段張傳祿《我的單位觀》中的一段,與大家分享和共勉,希望“戰友們”感恩企業,繼續前行。
“什么是單位?單位是我們和社會之間和他人之間進行交換的橋梁,是我們顯示自己存在的舞臺,是我們美好家庭的后臺,是我們提升身價的增值器,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客棧。誠如一位領導同志所言:如果你是小草,單位就是你的地;如果你是小鳥,單位就是你的天;如果你是一條魚,單位就是你的海。家庭離不了你,但你離不了單位。沒有單位,你,什么也不是。所以,我的單位觀為四個字:單位如家。要像看待家一樣看待單位,要像愛護家一樣愛護單位,要像建設家一樣建設單位。”
文丨伍國輝(朱家峁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