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金橋煤礦在集團公司的領導下,以“無人為安、少人為安”為目標,積極探索并實踐智能化礦山建設,通過5G技術的高效管控、智能放煤的綠色實踐、新型設備的廣泛應用,在各生產環節上持續發力,打造“雙提升”引擎,不斷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提質增效。
5G技術助力高效管控
金橋煤礦3301智能化工作面充分利用了5G+工業以太網的技術優勢,構建起集無人運輸、智能除塵和健康監控于一體的系統。這一系統的常態化運行不僅進一步增強了數據傳輸的穩定性,顯著減少了人員配置單班生產人數成功縮減至5人,提升了安全性。同時,該礦強化了對智能化設備的運行管理,在5G智能技術的加持下,關鍵操作的運行效率,如記憶截割、跟機移架等高達93%。
金橋煤礦并未止步于此,引入數字孿生設備健康管理系統,超前把脈設備狀態,對設備的運行數據進行分析,定點預測性維修預警,通過超期診斷實現設備生產零故障,以確保設備的持續、健康運行。
“通過建設基于數字化孿生技術的設備健康狀態管理系統,可實現生產設備健康狀態的高效管控,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的同時,減少設備停機時間,提高設備維護效率。”該礦機電技術科負責人介紹到。
智能放煤開辟綠色新徑
金橋煤礦繼續追求智能化技術的新突破,特別是在智能放煤和巷道支護方面,通過技術改造和創新,不斷完善智能放煤系統。采用了圖像識別智能控制放煤技術,結合人工智能算法與電液控裝置,建立了高效的放煤模型。
針對放煤不凈和過度放煤的問題,該礦秉持應采盡采的原則,從源頭上保障資源的凈采回收。結合煤層的實際情況,創新性地提出了“442智能化放煤模式”,即4秒收插板、4秒降尾梁、2次抖尾梁。同時,借助智能AI識別技術,工作面每八架安裝一組攝像設備,實時監測并識別矸石。一旦發現矸石,信號會迅速傳輸至中央控制系統,實現精準停止放煤。
此外,該礦引進了先進的智能掘錨一體機,采用創新的開采方式,實現了不留煤柱、全采全充的目標。這不僅大幅提高了資源的回采率,減輕了資源緊缺的壓力,還延長了礦井的服務年限。更重要的是,這一創新舉措與我國的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政策高度契合,為煤炭行業的綠色發展樹立了典范。
裝備革新賦能質效提升
今年以來,金橋煤礦投用掘錨一體機EBZ-315全巖掘錨機2臺,EBZ-200M掘錨機1臺,EBZ—260掘進機1臺,井下所有掘進工作面全部實現綜掘。依托設備重裝及工藝優化,礦井整體掘進效率較去年提升11%,并且大大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有力促進了安全生產保障。
該礦率先在集團內部推廣應用物料集裝箱“廠-礦”一站直達式運輸模式,實現了物資從廠家生產-裝車-入井-運輸-存放等環節的全程無縫對接,提升運輸效率40%以上,開啟了煤礦物流智慧化、集約化的新模式。
“通過建設鋼絲繩在線檢測裝置、排水免灌裝置、軌道智能稱重、高壓防越級跳閘、雙回路物理隔離裝置等項目,持續提升各大系統高效穩定運行能力。”該礦機電技術科負責人說到。
自智能化礦井建設啟動以來,金橋煤礦屢獲殊榮,先后榮獲了2023年度全國煤礦采煤工作面智能創新大賽一等獎、2024年全國煤炭行業標桿煤礦等多項榮譽稱號。這些榮譽的取得既是對過去努力的肯定,也是對未來發展的鼓舞。下一步,金橋煤礦將繼續加大智能化建設的投入力度,堅持引進新設備、新工藝,不斷推動礦井向本質安全型轉變。持續深化“雙提升”工作,充分發揮標桿煤礦的引領作用,為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文/圖丨孫軍 馬文政 孟聰(金橋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