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先士卒抓生產 超前防范保安全
——記義橋煤礦開拓工區機電班組長陳士庭
本報通訊員 劉奉偉
主人公小檔案:
陳士庭,男, 1971年8月生人, 1994年6月在太平煤礦參加工作,在井下一線一干就是十幾年。由于工作出色,2005年擔任班組長,幾年來班組從沒有出現一次安全事故。他是班組的“領頭雁”,工作中身先士卒抓生產,超前防范保安全;生活中點點滴滴聚心人,團結協作促生產;學習上勤學苦練提技能,扎實工作受肯定。他被工區領導稱為“能打硬仗的人”,所帶領的班組連續8年實現零輕傷,該班組多次被評為“先進班組、”明星班組”,2011年又被集團公司評為“明星班組長”,他就是義橋煤礦開拓工區機電班組長—陳士庭
勤學苦練提技能 扎實工作受肯定
工作上,他立足本職,刻苦鉆研業務知識,熟練掌握業務技能,班組成員無不為他精湛的技能所折服,無不為他執著的鉆研精神所欽佩。他帶領班組成員積極開展崗位練兵和技術革新,認真組織班組成員學習安全常識和專業知識,不斷強化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努力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工作之中。陳士庭同志通過自己的刻苦鉆研,將電工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相結合,研究出了一套電器設備過熱的預防方法,有效的將設備故障排除在萌芽狀態,實現了工區全年機電設備設施影響生產時間為零的好成績,保持了機電設備、設施的正常運行。而且還在工作過程中鉆研出了一套開關綜保故障排查程序法及各種設備的漏電快速排查法,使設備的檢修和故障排查時間縮短了一半,為保障生產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身先士卒抓生產,立足本職黙奉獻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作為兵頭將尾他有著更深刻的理解,無論在什么時候,只要有臟活、累活、苦活他總是沖在最前面。2010年3月,在施工一采區23下01下順槽改道時由于頂板工作面涌水量大,現場條件非常艱苦,一些機電設備陷在污泥中無法回撤,班組成員產生了畏難情緒,他率先跳入齊腰深的泥水中,摸鏈子、掛葫蘆,其他工友被他的敬業奉獻精神所感動,大家紛紛加入他的搶修隊伍,經過全班同志的共同努力,在最短的時間按設好了排水設備,把原來認為無法拆回的生產設備全部回撤出來,挽回損失近百多萬元。2011年10月,-540大巷充電硐室安裝移動變電站,礦把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開拓工區,陳士庭同志接到任務后,帶領8名同事每天在井下奮力工作,下高壓電纜、安裝設備……一道道程序下來,最后終因身體支持不住,而累到在工作崗位上。其間同事們多次勸他休息,他總以時間緊,任務重為由,不肯休息,在他的精神力量的感召下,班組成員開拓進取,頑強拼搏,最終提前三天時間圓滿完成了此項工作任務,受到了礦領導及工區領導的表揚及嘉獎。
以身作則嚴管理,超前防范保安全
開拓工區肩負著全礦掘進生產任務,現場生產條件復雜,環節多、戰線長、材料運輸困難,給安全生產帶來很大壓力,上任伊始沒有打過退堂鼓,他心里明白,工區把這樣一個班組交給自己,不僅對自己寄予了很大的重托和希望,同時更是對自己的信任和支持。他始終秉持“嚴”字當頭抓管理, “以人為本”促和諧的管理理念,在井下現場,他以身作則嚴管理,防范措施保安全,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對于生產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和安全隱患,堅持從源頭上追查分析,是誰的責任就處罰誰,從而使各崗位上的人員都能按章操作,增強了全班人員的安全意識。安全是天字號工程,安全是職工的最大幸福,安全是最大的節約,工作中他時刻要求大家嚴格按章作業,堅決克服“三乎”思想和“三慣”行為,并處處以身作則。
生活點滴聚心人,團結協作促生產
工作中,帶領班組成員團結協作,勇于實踐,銳意創新,克敵制勝。注重以先進的文化理念引領人,做思想工作如春風化雨,他常觀職工“天氣表”,洞察每一名職工的思想情況,對每名職工都能做到“三個知道”、“一個跟上”。一次,班里職工王小剛因愛人治病困難重重,眼看醫療費接不上薦,上班時長吁短嘆。他得知此事后,二話沒說,主動借給他2000元,幫助他解決燃眉之急。班組有一位青年職工,下班后常愛打麻將,上班工作時無精打采,常常開小差,他了解情況后主動對其進行了家訪,跟他促膝交談,從思想上來感化他,經過耐心細致的幫教,這位工友流下了悔恨的眼淚。就這樣情系職工,了解職工所需、解決職工所難,以誠待人,用溫暖、情感激勵著班組的每一位職工,有效地促進了各項工作的圓滿完成。他體諒下屬、熱心幫助,用自己的熱情點燃下屬,用自己的品德感染下屬,用自己的技術和能力幫助下屬,真正做到一個名副其實的班組領頭雁。
編者語: 陳士庭同志愛崗敬業,積極進取,傾力奉獻,始終以頑強的毅力和忘我的工作熱情,奮戰在千尺煤海,為礦井機電設備的運轉做出了較大貢獻,在他身上既看到了煤礦工人那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可貴精神,也看到了那種不畏困難、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同時也看到了他火熱般的心靈……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