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煤礦掘進一區挖空心思搞節約
干部職工“摳摳縮縮”過日子
——花園煤礦掘進一區節支降耗紀實
隨著煤炭市場進入“嚴冬”,花園煤礦各單位紛紛深挖內潛,在節支降耗上做文章。該礦掘進一區在節支降耗方面更是挖空心思,讓干部職工養成了摳摳縮縮過日子的好習慣。統計報表顯示:今年7~11月份,掘進一區累計完成進尺340余米,月月超生產計劃,材料費累計節約近5萬余元。
鋼絲繩“一用再用”
掘進一區結合鋼絲繩的使用性能,做到了“一用再用”。井下絞車使用的鋼絲繩,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當鉤頭段超出損傷范圍不能再使用時,便將整根鋼絲繩反過來纏繞進行使用;若兩端頭都超出損傷范圍不能再使用時,就將鋼絲繩放到掘進頭當耙裝機繩使用;作為耙裝機繩使用報廢后,就將其加工成繩套或護欄,作為固定耙矸回頭輪或耙裝機器具使用,一步步將其吃干榨盡,盡其所能。此外,掘進一區材料員時常去廢料場里“撿寶”,原先廢料場里堆放的廢舊鋼絲繩,如今卻成了掘進一區的“寶貝”。
噴漿灰“不留底”
干過卸料工的都有體會,在卸噴漿灰料時,越卸到車底越費勁。有的卸料工為了圖省勁,車底的料往往卸不干凈。為了使職工改掉“留車底”的壞習慣,掘進一區區長給職工算了一筆賬:工區每月大概用240車噴漿料,假設每車都留10%的車底,那么一年下來就浪費近300車噴漿料,足足夠工區一個多月的需用量!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聽了區長的明白賬,掘進一區的職工在每次卸料時,總是先把“不留底”這三個字記在心上,提醒自己要把車底卸得干干凈凈。巷道噴漿過程中,每次都會有10%到20%的回彈料,為了充分利用這些回彈料,掘進一區通過合理調整噴漿、硬化路面、打水溝等工序把噴漿回彈料利用到實處。
職工變“摳門”
“你們班真是摳得細啊,連根廢鐵絲也不給我們留下!”近日,剛剛接班的掘一職工老王看到上一班的老李手里拿著幾根廢鐵絲正要上井時,忍不住“氣憤”的說。讓職工變得如此“摳門”的,是該隊實施的成本競賽考核機制。
掘進一區將區隊材料預算指標層層分解到三個班組,建立起班組材料日發放記錄和廢舊材料回收記錄,并分別設置小型廢舊材料回收貨架和修復基地,及時修復、利用回收材料。各類鉆頭、鉆桿、風鎬、風鉆等工具要以舊換新,并于月底評比材料使用情況,少獎多罰,凡是超出規定限額的,超出部分從責任班組工資里扣除,并掛罰班組長20%,副區長10%。節約部分按相應掛罰額度進行獎勵。此舉大大增加了工區職工“勤儉持家”的意識,由原來的“領了算”轉變為現在的“算著領”,職工們個個精打細算,變“摳門”了。
(花園煤礦 李興建 李恩陽 邢星)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