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集團公司組織開展了“奮進千億,強企有我”征文活動。在各企業工會的廣泛發動和精心組織下,共收到 20 個單位的 78 篇征文,通過故事征集形式,展示宣傳為濟寧能源建設發展與默默奉獻的普通職工的故事,展現他們的勞動之美、創造之美、奉獻之美,現將優秀征文展出,一起來看看吧。
有一個人,他每天都要走兩萬四千多步,每天都高居在學習強國步數運動的榜首,每天輾轉于1.4公里的防汛墻,這個人就是港建公司新能源項目的技術員周長省。自從擔任港建公司新能源項目部的技術員以來,他就是港建公司步數排行榜的常客,日均步數達兩萬四千。
清晨,太陽還未出現,已然能聽到新能源項目部“噠噠噠”的作業聲,此刻周長省已經在現場忙碌起來。作為技術員,他每天第一個到現場檢查施工工藝,“這個地方你可以改進一下澆筑方式……”他指著正在進行混凝土澆筑的墻面跟施工班組負責人交流著。“目前這種方式我認為會影響到進度……”他細心跟班組人員講解著,當場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
檢查完并驗收完一處施工工藝后,周長省開始前往下一處,1.4公里的防汛墻同時間最多時會有8-9處正在進行的施工,他便在這幾處之間來回進行檢查,從最西邊到最東邊,他每天要打來回4-5趟是常事。“咱這邊上午說的那個工藝問題改進了嗎?”“這個地方需要你安排專人盯一下,必須要把細節改過來,絕不能按照之前的習慣。”每天的工作開始后,他來回用腳步丈量著土地,隨時掌握著這幾處施工點的具體情況,確保工藝流程沒有問題。
“自從在新能源項目部開展工作以來,技術員真的很貼心,每天都跟我們溝通如何能夠改進更好,大家一起努力把這個項目做得更好。”來自項目施工班組高中正對項目部的專業與敬業連連點贊。
一個上午的時間悄然過去,15872步。一上午他來回了一趟半,從高處看1.4公里的防汛墻并不算太大,但是實際上防汛墻它并不是只是一道墻,它還有拐彎,“整個防汛墻形狀像個不太規整的長條。”趕往下一個施工點時,周長省用手比量著說道。
為了履行好技術員的工作,上午結束后,他又匆匆來到辦公室,對上午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整理出來,以便于下午更好地為施工班組的人員進行講解指導。下午2點他又匆匆趕往現場,去挨個的解決問題。直至陽光西下,他還沒有從防汛墻那里回來,微信步數已然漲到24132步。在最西邊的施工點上,周長省站在一堆工人當中,陽光傾撒在他黑黑的臉上,只看到他專注而認真的神情。
在項目上充滿了像周長省這樣的執著專注的人,他們每日駐守在施工現場,為保障項目進度奉獻著自己的青春,陽光在他們的臉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但卻鑄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優質精品工程。
奮進千億,強企有我。從來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踏踏實實的堅守與奮斗,持之以恒的創新與革新,無所畏懼的前進與沖刺,“大浪淘沙沙去盡,沙盡之時見真金”,每一位員工就像是企業的真金,在樸實無華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著自己力量。這份力量彌足珍貴,閃閃發光。正是由于這光芒的匯聚,千億級企業的力量蓬勃而出,熠熠生輝。身為青年一代的我們,作為集團公司的中堅力量和新生力量,更要堅定理想信念,秉承著“落陵精神”的傳承,讓光輝照亮前進的道路,勇往直前勇攀高峰,不負韶華不負青春,全力以赴地奔向助力集團發展的美好未來。
文丨劉晨(港建公司)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