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陵精神”故事匯(6)
虧欠女兒半斤油條
張貴棟的老家在鄒城市尚河鎮一個較偏遠的村子,離礦有100多里路。剛開始上班,家里窮,好幾個月才回家一次。后來他買了輛舊自行車,休班的時候便騎自行車回家,算是當時比較奢侈的交通工具了。
張貴棟剛上班那幾年,女兒張金霞還很小。每次休班回家,張貴棟都要買幾根油條帶回去。在那個缺油少食的年代里,油條成了小張金霞最向往的美食。每次回家,張金霞都高興地又叫又跳,嚷著要吃油條。
大概是1978年的年末,那時候礦上還時興過年給職工發煤票作為過節福利。張貴棟借了輛地排車,領了煤,便興沖沖往家趕。當然了,他也沒忘記給女兒捎上半斤油條。由于一車煤實在是太重,再加上100多里崎嶇難走的路。經過一個上坡路時,張貴棟鉚足了勁咬牙往坡上拉,幾次都沒拉上去。實在拉不上去了,他只好坐下來休息。
這時,有幾個放學回家的小學生路過,那幾個小學生都帶著紅領巾。看到張貴棟坐在路邊喘氣,紅領巾們詫異地問:“叔叔,我們幫你推車吧?”張貴棟望著幾個非要發揚雷鋒精神的小學生,一下子想到了自己的女兒。同時,他也意識到祖國未來的花朵兒不應該過早的從事重體力勞動。幾番推辭下來,紅領巾們仍然堅定不移地要幫忙。張貴棟無奈,只得接受了他們的一番好意。好一頓努力后,地排車總算是拉上了陡坡。張貴棟停下車,一迭聲地感謝大家的幫忙。感謝歸感謝,張貴棟心想,人家幫了忙,我總要有所回敬。于是,張貴棟毫不猶豫地就把給女兒準備的半斤油條送給了他們。
回到家,小張金霞又像以前一樣,高興地又叫又跳。伸手跟張貴棟要油條時,張貴棟無奈地告訴了她事情的經過。沒了油條,張貴棟心里十分地過意不去,他以為女兒會為此而哭鬧。沒想到,女兒非但沒有哭鬧,反而卻非常理解。還跟個小大人似的,說:“如果是我,我也會這樣做的。”張貴棟的心里感動壞了,他默默地在心里記下了一筆賬,這輩子虧欠了女兒半斤油條。
從那以后,張貴棟便暗暗發誓,就算是自己少抽一包煙,也要多給女兒買幾根油條。誰讓女兒跟個小大人似的,那么懂事呢。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