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老一輩落陵人講那過去的故事之二:
干不完不升井,不給下一個班留隱患
落陵煤礦是1970年原濟寧地區支持,煤炭冶金公司(現煤炭局)牽頭籌建的礦,2010年關井,礦井壽命40年,實際生產32年,開始年產量21萬噸,后來礦井改造年產量達到50萬噸,經歷了八任礦長,礦長們一錘接著一錘敲,一任接著一任干,1987年被煤炭部評為地方煤礦第一批質量標準化礦井。從一個不起眼的小煤窯發展到濟寧礦業集團,這是落陵煤礦老一代人的驕傲和自豪。可以說:落陵煤礦老一代共產黨員、干部和職工代表帶領廣大職工群眾不畏艱險、克服困難、艱苦創業、拼搏實干,立下了汗馬功勞。
可是落陵煤礦當時的艱苦條件、艱難的工作環境條件,跟我們現在的條件相比,大家是想象不到的。最艱難時期的這部分人都已經退休。
落陵煤礦建礦初期,搭著帳篷,租著落陵村的民房;沒有資金,缺少技術人員;1970年建礦1976年底試生產。基層管理人員是從唐村煤礦請來的老工人,設備是從唐村煤礦借來的淘汰的舊設備,煤層厚度不足
1985年至1995年三個工作面先后換成了鐵柱子,放炮之后仍然被炮崩倒很多。那時候不只工作八小時,條件好時,早上5點鐘起床,晚上六點鐘升井,但是這樣正常的時間很少,由于放炮支柱倒得多,工作面經常冒頂,不能正常生產;再加上機械設備陳舊落后經常壞,出煤的時間一個月占不到三分之一,礦上每月給工區下達7000噸煤的任務,根本就完不成。職工經常延點扒矸石,有時候幾天扒不通工作面;沒有班中餐;沒有洗衣房,每天只能穿著濕衣服下井,有的職工得了濕疹皮膚病;食堂沒有餐廳,自帶碗筷,幾個人圍一圈在院子里地上蹲著吃飯,有的自帶咸菜,每人每月28斤糧票不夠吃的,還要從家里自帶煎餅,30多人住在北工地廠房里,稻草麥稈鋪地,礦上發個蘆葦席,自帶被子;冬天廠房里支個爐子取暖和燒水,夏天沒有風扇,從工人到干部每月工資38.5元。
干活不興公分,不講工資報酬,分多少活干多少活,自己干完了還主動幫助別人干,給多少錢就多少錢,大家的干勁十足,沒有講價錢的,沒有人抱怨延點,就是一個想法,干不完不升井,不給下一個班留隱患,上井后大家就到外邊飯店里喝酒,別看那時的人窮,工資低,掙錢少,大家一點也不小氣,買燒雞,吃牛肉,一醉方休,過去聽老工人們常說:干煤礦下井是埋了沒死,工友們的心里都有說不出來的味。每個月4天休班。交通不方便(濟寧地區去各縣城的客車每天上下午各一趟),職工沒有自行車,吃住在礦上,以礦為家,回家就穿新工作服、給孩子買幾根油條,休班就像走親戚。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