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老一輩落陵人講那過去的故事之四:
這次事故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
1977年入礦,剛下了第一個井,兩只手磨出了血泡,我一夜沒睡覺,兩只手又脹又疼,我后悔了,覺得自己不該來礦上。
入礦前,我在人民公社當秘書,一是工資低,每月只領24元錢顧不了家;二是在計劃經濟年代里,物資緊張,買什么東西都要票(如布票、糧票、油票、肉票、糖票等等)但是人民公社的公章一蓋,買什么物資都不缺,這叫“走后門”,我的同學、戰友、親屬、鄰居需要什么都來找我開信,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么多親近的人群,每天都有人來找我走后門,做這種事我實在不適應,但我左右不了,我也得罪不起這么多的親朋好友,我只有離開,我多次以家庭困難為由找公社一把手王書記,要求去礦上干多掙錢,他一再挽留,第三年我又一次拿著落陵煤礦招工的介紹信去找王書記,他說:“煤礦活重不安全,經常出事故,你如果干不了就再回來”。我怎么好意思回去,如果回農村當社員,老百姓會說三道四,我想起了入黨時的誓言,再苦再累也要撐下去,不能回家,決心在煤礦干一輩子。
第二天,有幾名工友帶著被子回家了,我沒有走。班前會點完名后我給班長看了看手上的泡,班長讓我暫時幫著開溜子,出完煤整修時運木柱子,手上的泡好了再攉煤。
一年后,我適應了井下的工作,兩個手上磨出了厚厚的繭,膝蓋上也磨出了繭,隔了兩年礦上買了26型的新溜子,出煤的時間快了,但是木柱子整修仍然是最大困難,兩人一副架,我的老師用大錘嗨嗨地砸柱子,回不動時就用鎬(斧子)一點一點地劈(砍)柱子,回掉幾棵休息一下再回,我跟著老師支柱子,有一次中班靠煤幫處有一棵柱子怎么回也回不掉,我的老班長用頂杠撐溜子,硬是把那棵柱子頂掉,嘩!二合頂冒落一大片,當場把老班長和另外一名回柱工埋在了石頭里面,距我只有
后來,我當了班長,我以身作則,下井第一個進入工作面,完活后最后一個離開工作面。有一次,在工人完活后由我驗收工作面質量時,工作面老頂來壓,頂板下沉,斷裂聲像打雷一樣響,特別危險,我在工作面中間,來不及往下爬了,頂板隨時有垮面的危險,我立即找了個炮窩,在面前不停地豎柱子,柱子一豎起來就被頂板壓住了,嚇得我渾身冒汗,等了一個多小時,嘩!頂板落下了,面上勁小了,我聽到工友們在巷道里喊:班長、班長……這僅僅是在落陵礦采煤工作面工作13年的一個小小的縮影。
再后來,王彥倫任礦長期間,他先后推行了經濟承包責任制,開展了雙增雙節活動,強化了物資管理,開展了提升運輸,軌道調度,環境美化四大戰役,特別是狠抓了采掘工作面質量標準化全面停產整改,要求采煤工作面要達到“三直兩平”,礦區井上下面貌煥然一新,1987年底,王彥倫從全國地方煤礦首批質量標準化礦井命名大會上捧回了獎牌,落陵煤礦的安全生產有了明顯好轉。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