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 新姿態 新狀態 新作為”系列報道之二:
編者按 創業難,守業更難,在國內煤市出現全行業虧損的大環境下,煤企要想生存下來并得到發展,可謂是難上加難。2016年的煤炭經濟運行形勢依然嚴峻,根據運河礦的現場條件情況,2月份能夠做到盈虧平衡就已經很不錯了。但是,運河礦干部職工勇于從舊常態的思維中跳出來,主動出擊,逆勢巧為,2月份不僅沒有出現虧損,而且還盈利了17.77萬元,著實打了一場降本增效的漂亮仗。運河礦究竟有怎樣的制勝秘訣?其經營管理方法值得其他企業借鑒嗎?
把利潤緊緊攥在自己手里
——運河煤礦2月份逆勢巧為盈利17.77萬元探析
“運河煤礦2月份銷售煤炭10.86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363.49萬元,實現利潤17.77萬元。噸煤成本與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117.33元/噸。”在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運河煤礦2月份的生產經營業績的確讓人眼前一亮。
夯實“安全生產”路
好的業績不是一天干出來的,需要積累,更不是一個人干出來的,需要一個團隊,一個互補性好的團隊,一個很有執行力的團隊。好的局面的形成也是如此,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和協同作戰。運河煤礦2月份的業績得益于生產接續跟得上、生產設備保障好、安全隱患動態控、集產集休推得開,運河煤礦各單位前期準備工作扎實,才為2月份的“安全生產”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運河煤礦一直在有計劃地優化生產接續,先后制定了7301面接續7305面再接5305面,8313面接續7312面再接6303面等多個接續計劃,以確保各工作面能夠按時投入生產。針對7301面剩余部分大傾角作業,9305沿空工作面在不規則煤柱中回采,7310沿空回采、7303提高開采上限,認真落實安全預案和技術措施,精耕細作,最大限度地回收煤炭資源。針對七采區兩個工作面回采應力疊加的現象,該礦要求提前制定巷道加強支護方案,合理確定停采線、優化勞動組織,盡量避免疊加影響。同時,通過加強綜采工作面頂板管理、加強基巖厚度探測及優化回采工藝等技術手段,盡量多地回收煤炭資源。推行全斷面一次起爆的施工工藝,提高了全巖巷道大斷面施工工效;制定了堅硬圍巖巷道幫部1.0m以下不支護措施,節省了材料、提高了效率;新上綜掘機一臺,提升了機械化作業水平;對施工組織進行優化,實現掘進和噴漿平行作業,提高了施工效率。
為了扎實做好“集產集休”生產方式的技術保障工作,運河煤礦要求全員從設計施工、到設備物資、備品備件都盡可能為生產創好條件。相關單位,特別是負責人,要站在全礦的高度,積極作為,想方設法為生產區隊排憂解難,哪一個環節耽誤了生產都要嚴肅追究責任。同時,從地質預測預報,技術監管措施的執行落實,設備的維護保養到人員物料的組織調配,都要以“安心開工、放心停工”為目標,優化生產組織與作業方式,確保集產期間滿負荷高效生產,集休期間人員、設備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維護保養。強化隱患排查動靜態突擊檢查力度。依據《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實施意見》,對內部驗收考核、自查方式及考核獎懲進行了細化。實施了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檢查“2+5”的模式,礦、區隊每月組織不少于兩次的內部突查,突出動態作業、薄弱時間段的管理。
編訂實施了《區隊自主管理實施細則》,實現職工安全工作的“自覺、自律、自保、自控”,從“個人→班組→區隊→科室→礦”由下而上的反溯責任落實體系初步建立。完善了“工程質量、規程措施”等六方面為依據的績效考核體系。針對9305面三角煤回采、6303-2工作面、5305工作面壓力顯現明顯的實際情況,嚴格落實防沖措施,確保“人員、設備、物資、制度”落實到位,全程、全時應力觀測,確保作業環境安全穩定。同時要進一步強化專項培訓的針對性與廣泛性,每一位涉及人員,無論職務單位都要培訓過關。針對年內加強有害氣體防治和防滅火工作的關鍵環節,做好瓦斯等有害氣體的檢查、巡檢、防治工作,確保全時、全程、動態可控。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唯有安全生產這個環節不出差錯,企業才能爭取到更高的效益,得到更好的發展,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運河煤礦想盡一切辦法,為“安全”鋪好路,為“生產”創條件,實際上也是在為賺取更高的經濟效益開辟綠色通道。
唱好“節支降耗”歌
“2015年是過緊日子,2016年就是過苦日子,必須要摒除幻想,目標只有一個: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全年的工作決不能先松后緊,從年初就要打緊打足,堅定戰勝困難的信心、做好攻堅克難的準備”、“要牢固樹立‘為企業省錢就是為自己掙錢’的意識”,這是運河煤礦礦長馬金平在年終總結大會上說的兩句話。
他們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今年1月底,運河煤礦清退了全部的外委隊伍,通過從各單位抽調人員充實掘進力量,形成了4個掘進迎頭的作業能力,僅此一項,每年就可節省外委費用4500萬元。同時,他們以預算管理為抓手,強化成本剛性管控。于1月29日印發了《運河煤礦2016年預算分解及成本管控考核辦法的通知》。
通過對管理流程再深化,將預算費用分解到每個單位(班組、區隊、科室)、分管領導,生產性投入與產量掛鉤,按噸煤平均費用月初撥付,月底統算;非生產性支出實行費用包干,誰使用、誰控制、誰管理、誰承擔,以明確責任,節獎超罰。本年班組預算由工區進行分解,按規定表格進行分解后報財務科、歸口部門備案。成本費用支出,實行事前預算、申報;事中嚴格按照預算控制,杜絕預算超支以及無預算支出現象發生;事后進行分析,實行目標歸口單位和財務科同步設置臺賬的管理方法,分析預算執行情況,并積極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各單位指定專人負責本單位相關目標分解考核和成本費用原始單據搜集整理、建立臺賬、材料報送等相關工作,礦實行月度核對分析、季度調度、半年總結、年度考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控制、獎懲。
生產技術部、機電技術部負責全礦生產、機電材料費統籌管理,負責月度材料費用的預算制定,負責歸口的物資計劃審批,負責各基層單位定額、限額費用的月度考核,負責本單位直屬費用及歸口材料匯總臺賬登記。其他歸口部門負責各自范圍內的經濟指標臺賬建立,負責本單位經營管理制度或措施的制定,負責歸口經營指標的控制和分析。各單位既是費用的計劃提報單位,也是費用的計劃業務辦理部門。核算員在單位負責人的領導下,負責本單位材料及其他成本費用計劃的提報,臺賬的登記,負責月度核實財務科下發的預警表,負責監控本部門發生的費用不超預算。針對非生產性支出,在保證效率提升的前提下,嚴定目標、減少彈性,把有限的資金集中到安全生產與惠及民生上來。
“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社會主義建設離不了,離不了。不管是一寸鋼,還是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錢,咱們都要用得巧……”這是我國上個世紀60年代廣為傳唱的一首老歌,在企業倡導節支降耗的今天,很有現實意義。運河煤礦在節支降耗時還特別注重修舊利廢工作。在集團要求范圍內,把現有維修業務做精做細,重點做好安撤面設備的修復工作,必須保質保量的滿足現場需要。對零星工程內部招標工作,積極鼓勵引導,自己的錢自己掙,相關部門可以適當優化招標方式,拓展用工范圍,讓廣大干部職工都參與到修舊利廢、節支降耗、實現雙贏的活動中來。
運河煤礦想盡一切辦法,讓全礦職工形成“對待規章制度有敬畏感、對待工作過程有快樂感、對待事后結果有責任感、對待費用超支有畏罪感、對待費用節約有榮耀感”,從而激發正能量,擁抱好情緒,最終唱好“節支降耗”歌。
念活“煤炭營銷”經
面對嚴峻的煤炭市場形勢,運河煤礦在營銷上采取“主動出擊、重點突破、抓住老客戶不放手、著力發展新客戶”的戰術,積極拓寬銷售渠道、精心組織煤炭發運,可以說念活了“煤炭營銷”經。
向信息要效益。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意為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透徹,打起仗來百戰就不會有危險。運河煤礦營銷人員在嚴峻的形勢面前一點也不敢怠慢,并且在原有的每周兩次的市場調研模式基礎上,他們又采取了不分時間、不分地點靈活多樣的調研模式。除了傳統的電話調研、實地考察、客戶回訪方法外,還積極通過網絡查詢了解全國的煤炭、焦炭及鋼材行業動態,多方式、多渠道、全方位了解市場、預測市場、把握市場。多次到河南、河北、菏澤、淄博、徐州、臨沂等地區進行調研,準確把握市場動態,便于及時調整價格。
向溝通要效益。煤炭營銷工作如同火車頭,一經啟動,就會帶動企業內部縱向單位和橫向部門,諸如生產、技術、質量、銷售、安全、管理等的相互配合,相互協作,相互溝通,相互拉動,構成一個整體,形成銷售為龍頭的銷運產一體化運作,為追求效益最大化目標服務。因此,溝通尤其關鍵。該礦每天7時30分前召開由礦調度室、洗煤廠、營銷負責人參加的碰頭會,礦長無特殊情況必到會,主要是溝通協調煤質相關事宜。當了解到市場上哪個煤種暢銷而價格又高,營銷負責人就及時向調度匯報,調度上立馬安排洗煤廠更改洗煤工藝并及時生產客戶需求的產品,此方法今年以來給企業帶來了非常可觀的經濟效益。
向質量要效益。樹立“質量就是效益”的理念,營造人人關注煤質、努力提高煤質的氛圍,向質量要效益。據了解,2015年2-5月份由于運河礦兩個工作面過斷層,煤質較差,為提高積極效益,礦采取粗洗原煤,只排煤泥及矸石提高質量發電煤,當時價格要高于周邊礦井30-50元/噸,這就歸功于該礦對煤質的重視。該礦洗精煤質量穩定,各項指標符合了客戶要求,因此在市場不穩的情況下該礦精煤價格基本沒變。穩定質量和穩定的銷售渠道,確保了該礦煤炭價格的高位運行,為運河煤礦多創了效益。
向“孬煤”要效益。好煤,價格高;孬煤,價不一定就孬!只要用心了,孬煤也能增值。運河煤礦除了實施工程煤、次煤競價銷售增加效益外,還專門對煤副產品進行了有效“改良”,摻入混煤進行配比,像工程煤及次煤堆中夾雜著矸石等一些垃圾,質量相對較差,如果還按照煤副產品來競標拍賣,價格與電煤價格懸殊太大,約懸殊在120元/噸左右。該礦實踐證明,工程煤、次煤經煤場兩次篩分后,煤質將大大提高,再摻入原煤,一起發往有需求的企業,每噸就可提高120元左右。2月份的“孬煤”就因此為該礦多創收了20余萬元。
向服務要效益。“以優質的服務贏得老客戶不外流”,在電煤作為“藥引子”的基礎上,以優質的服務大力做電煤上的文章,隔三差五地給電廠做工作,根據市場需求時而增加時而減少發運量,抓住有利時機采取階梯性的價格戰略(在集團文件或批復價格的基礎上采取階梯售價)來提高其它原煤客戶的購買欲望,從而穩住客戶,提高煤炭價格,此法2月份多創收27萬余元。同時,由“生產什么賣什么”向“市場需要什么就生產什么”轉變,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在弱勢市場環境下,實現企業的逆勢發展。針對目前鋼、焦產業鏈及不景氣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客戶結構,在維護電廠、穩住老客戶的同時,2月份又在河北、山東、河南等地開發了新的用煤大戶。
擂響“和諧穩定”鼓
“紛繁世事多元應,擊鼓催征穩馭舟”,只有在和諧穩定的前提下攻堅克難,“煤企號”巨輪才能直掛云帆、長風破浪,駛抵勝利的彼岸。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講話中指出: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這對于企業管理者準確判斷企業發展中的各種風險挑戰,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化挑戰為機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企業管理者在看形勢、作決策時,既看到有利一面,又看到不利一面;既從全局和戰略高度著眼,又從員工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深入分析國情、企情、家情,緊緊抓住和諧穩定這個政治任務,及時防范化解各種風險,堅定信心,迎接挑戰,爭取有更大作為。2月份,運河煤礦為積極應對當前嚴峻的煤炭市場形勢和企業現場條件,進一步深化改革、挖潛增效,使人員結構更加合理,實現科學設崗、合理配置人員,結合“集產集休”管理制度以及礦井實際情況,進行了二次定崗定員。
據了解,該礦綜合分析當前面臨的嚴峻形勢和礦井實際情況,經礦長辦公會反復論證,初步確定二次定崗定員實施方案,并深入基層與基層區隊區長、書記、職工代表交流溝通,修改完善方案,將溝通結果反饋礦長辦公會,經礦長辦公會二次討論,最終確定此次定崗定員實施方案。
在采訪即將結束時,記者意外了解到,運河煤礦2月份之所以能出傲人的成績,除了上述的“安全生產、節支降耗、煤炭營銷、和諧穩定”給其加分外,還得益于運河礦干部職工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了“三準、三快、三到位”的好習慣。三準,即企業自身定位準,短板不足找得準,措施辦法制定的準;三快,即緊跟集團公司(特別是張總一系列要求)的步伐快,班子、干部、職工的思想轉變快,改革措施的推進快;三到位,即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到位,考核監督措施執行到位,部門協同、配合到位。
記者手記:
通過采訪,記者深深地感覺到:利潤是人創造出來的,是團隊協作的結晶;一切工作都需要人來做,任何目標都需要一個和諧的團隊去實現,而不是某一個人;有利潤的企業最可敬,在這個企業創造利潤的每一位職工都值得尊重!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沒有利潤,就沒有企業。”對于企業,利潤就像人體需要的氧氣、食物、水和血液一樣;利潤是企業的命脈、職工的保障;如果沒有了利潤,企業就只能垮掉;如果沒有了利潤,職工的未來令人堪憂。
只有永遠擎起利潤的大旗,抓住滿足市場需求、不斷創造利潤這個關鍵,才能使企業生存和發展下去,才能保障企業里每一位職工的生存和發展。如何才能讓企業遠離利潤危機和生存困局?讓創造利潤成為習慣!讓企業里的每一個人都養成創造利潤的習慣!
集團機關 王傳鈞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