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煤礦:面對新常態主動作為加工、安裝井下運煤“大動脈”
——花園煤礦四采區煤流系統安裝側記
編者按:面對當前國家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花園煤礦的改革發展也同樣進入了新常態,該礦主動適應這一變化,用新姿態、新狀態積極的迎接企業新一輪的改革和發展。當務之急是降低生產成本,確保煤價降多少,成本也能降多少。為此,花園煤礦主動作為,自主設計、加工了四采區主運輸巷所需的
花園煤礦四采區是該礦的重要接續采區,換句話說,該采區就是花園煤礦的未來。作為重要生產接續采區,該采區的主運輸皮帶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該礦的運煤“大動脈”。這條運煤“大動脈”長達
精打細算 讓“廢品”建奇功
在加工第一部皮帶機的過程中,為了充分利用資源,該礦機修廠的干部職工收羅來許多廢棄和閑置的物料,然后在這些物料中挑挑揀揀,尋找既能滿足強度要求,尺寸又合適的材料。材料收集上來,首先交給技術人員認真的對照設計圖紙,嚴格測算尺寸,用粉筆做不同的標記,接著交給切割工,由他們按照標記逐一進行切割,最后再由電焊工完成焊接工作。就這樣,驅動滾筒架、卸載臂、導向滾筒架、貯帶倉漲緊裝置、機尾架等主要構件全部采用“廢品”加工完成了。如驅動滾筒架的連接橫梁使用副井更換下的廢方鋼罐道;卸載臂使用的是閑置的廢槽鋼架改制而成,機尾架使用的是廢箱形架改制而成。本來只能賣廢鐵的架子和罐道,在花園煤礦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變廢為寶,迎來了“第二春”。
精益求精 既美觀又耐用
該皮帶機的加工過程中,工作量最大的是需要加工800余個皮帶機H架和1500余個縱梁管。由于時間緊,任務重,該礦機修廠抽調出機修班、加工班的骨干力量,共同完成H架和縱梁管的加工工作。
為減少加工尺寸的誤差,防止焊接變形,提高工作效率,他們分別制作了3種模具:一是制作了加工H架上套管模具,確保H架中心距誤差控制在±
另外,他們還加工了2套雙滾筒驅動架、2套卸載架、2套機尾架、2套導向滾筒托架、730余個H架、1460余個縱梁管和3000余個漲緊銷。第二部皮帶機驅動滾筒架為雙“人字”形結構,主材使用22b工字鋼;卸載架既是第一部皮帶機的機尾又是第二部皮帶機的卸載,二者合為一個整體結構,主材使用22b工字鋼和報廢的40T溜槽槽幫,簡潔實用。機尾架為游動結構,采用廢舊雙槽鋼拼焊加工,機尾架通過卡軌器與專門敷設的軌道連為一體,機尾架焊有漲緊滑輪,用來漲緊皮帶。
無私奉獻 “大班”人員“三班倒”趕進度
皮帶機加工制作量大,時間緊任務重,而該礦機修廠車間僅有1臺搖臂鉆床和1臺鋸床,在前期加工縱梁管、H架工作中,下料、鉆眼等工序均需使用搖臂鉆床和鋸床。按該礦機修廠常規的“大班”作業,根本不可能如期完成工作任務。為此,他們從機修廠各班組抽調人員,實行“三班倒”的作業方式,使搖臂鉆床和鋸床滿負荷轉起來進行縱梁管、H架的下料、鉆眼作業。
管理干部盯靠現場 六天架設完成“大動脈”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皮帶機加工完成后,通過了一道又一道嚴格的驗收,終于到了安裝的關鍵時刻。花園煤礦的礦領導們高度重視此次改造及安裝工程,為了保證4303工作面的皮帶安裝工程安全順利有序進行,他們時刻關注工程進度和安裝質量。該礦機電技術科制定了詳細的跟班表,每班安排管理干部到現場跟靠,協調現場問題,保障安裝進度。在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僅6天的時間就完成了運煤“大動脈”的改造及安裝任務。
因前期已經安裝完成了四采區一部
該礦干部職工在完成運煤“大動脈”的設計、加工、安裝工作中,充分體現了他們面對新常態主動迎戰的新作為,他們用創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高質高效的完成了加工任務,為該礦東翼采區的早日開采創造了良好的運輸條件。
花園煤礦 柏鷗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