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煤泥帶精、中煤帶精和浮精煤產率低等問題,金橋煤礦從引入新設備、升級原有設備和提升職工技能三方面入手,打通洗煤廠提質增效“最后一公里”。
新投入生產的中煤再選生產線設備
新設備帶來新氣象。為杜絕中煤帶精造成的產品損失,洗煤廠外請專家會診、內找流程缺陷,上馬“中煤再選”工程。從施工隊伍入場到最終項目調試投用,該工程僅用了33天時間,比最初預期提前了一個月。目前,中煤發熱量均控制在3000大卡以下,煤泥發熱量控制在2000大卡以下,精煤產率可提升0.8個百分點,運行效果良好。
壓濾機改造后,崗位人員進行業務交流
新設備安上,老設備也要改造升級。為提升浮選效果,提高浮精產出率,該礦洗煤廠先后著手對浮精煤泥壓濾機、破碎機、浮精入料泵等進行了更新換代,進行了沉降離心機入料系統改造和壓濾機“一機兩用”改造,同時,增設自動加藥機,提高浮選效果,又創造性地抬高浮精入料集料箱,提升高差。一系列舉措使得單班浮精煤泥的壓濾板數,由改造前的3-4板增加到10板以上,年創效金額逾千萬。
“自動取樣裝置”培訓現場
硬件硬了,人員素質也要硬起來。洗煤廠采取主洗班組、動篩班組、集化班組分別進行業務考核,掀起全員學流程、學系統、學工藝的高潮。特別是針對新上設備和新轉入人員,配合做好“七新”培訓和轉崗崗前培訓,提高入門“門檻”,實現職工操作技能與設備工藝同步“升級”。
文/圖丨楊汶泉 孟冉(金橋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