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云煤礦礦井下煤流運輸系統復雜,共11條主運皮帶存在使用時間長,故障率較高的問題,不僅拖慢了綜合提煤效率的“后腿”,還帶來安全方面的隱患。該礦為此多次組織相關人員深入現場,寫實調研,進行攻關,通過齊抓共管、多措并舉,強化煤流系統管控,取得了顯著效果。
生產班組互創條件,增強算賬意識
轉變工作思路,提升工作面設備效率。綜采工區集約化生產,把原先井下煤倉等待工作面出煤,轉變為工作面出煤把煤倉灌滿,剩下的時間做標準化整改工作;生產班組互創條件,增強算賬意識,科學管理,提高生產效率;加強檢修質量,進一步提升采煤工作面采煤機和轉載機速度,充分發揮機電設備富余潛能。
改造后的智能煤流監控系統,實現了可視化集控
加強智能化改造,提升煤流系統效率。煤流系統進行智能煤流監控改造,達到可視化集控,皮帶電動機電流、溫度、張緊力、皮帶上煤的寬度、煤倉深度等參數數據實時上傳,調度室安排職能科室人員專人值守,實時感知生產狀態,電機電流高或者低時及時提醒工作面煤機司機,掌控當前工作面生產狀況、皮帶運輸煤量大小,進行精準調度,實現主煤流系統中關鍵環節的煤流平衡和協同控制,保障主煤流系統的正常運行,達到煤多快運、煤少慢運、無煤停運的經濟運行模式,降低皮帶運行能耗,通過實現大數據智能運營分析,達到精益管理、精準控制的目標。
提高機電裝備水平,提升驅動設備效率。對原電動機、減速機驅動模式,改造為永磁電滾筒驅動,對煤流系統進行改造,對煤礦主煤流系統各部皮帶進行煤量分布監測,跑偏、堆煤、大塊煤、水煤識別,實時調節膠帶機轉速,合理調控、均衡生產,實現順逆煤流啟停,達到減人增效、降低能耗的目標,保障主煤流系統安全高效運行。
組織召開煤質、洗選專題會議
抓細節管理夯實根基,提升煤流系統聯動效率。每天早調度會后,該礦組織生產區隊、職能科室進行專題匯報,及時解決生產過程中的難點、卡點及制約生產的各類因素,進行總結、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開展煤流系統標準化整治工作,消除事故隱患,安全保護裝置保證完好可靠,通過有效管控,設備故障率顯著降低,生產效率顯著提升。
文丨張現偉 圖丨劉晉杉(霄云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