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濟寧軍分區組織開展濟寧市軍地新時代傳承弘揚王杰精神推進會。會上,霄云煤礦“王杰式”區隊被評選為“先進民兵集體”。區隊代表周彥昌結合崗位實際和自身經歷作了交流發言,共同緬懷英雄壯舉,追尋成長足跡,爭當先進模范,持續掀起學習、傳承、弘揚王杰精神的熱潮。
據了解,該礦“王杰式”區隊隸屬于通防工區,現有退役軍人10名。正是這來自天南海北的10名老兵,組成了“王杰式”區隊的中堅力量,大家以王杰精神為驅動引擎,一起奮戰煤海,在工作中發揮更大動能、創造更多價值、打造先進團隊。
用王杰精神打造攻堅克難的團隊
“王杰以攻堅克難為筆,以擔當實干為墨,在歲月的畫卷上繪出了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篇章,他的故事,是激昂的旋律,奏響了永恒的贊歌。”在王杰精神的指引下,該礦“王杰式”區隊凝心聚力,深耕技術領域,力求打造一支技術精湛、意志頑強的攻堅隊伍。
眾所周知,礦井的一通三防工作具有較高的危險性,如果通風系統不完善或出現故障,可能導致井下氧氣不足、有害氣體積聚,引發窒息中毒甚至爆炸事故。面對危險環境的嚴峻考驗,該礦全力保障礦井生產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全面提高工作質效。
在工作中,“王杰式”區隊瓦檢員常常在井下一呆就是七、八個小時,經過反復實踐、細心揣摩,練就了45度高效側身測風法,以實現攻堅克難,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區隊成員還把自己的經驗所得毫無保留的分享給工友,工友們身上所展現出的王杰精神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在王杰式區隊的帶領下,通防工區的工友們十幾年如一日,共同守護礦井的通風安全。正是多年的堅守與勇毅,讓“王杰式”區隊所在的工區多次被評為紅旗區隊、先進單位、優秀組織單位、先進團支部。
用王杰精神打造銳意創新的團隊
“王杰以創新為刃,披荊斬棘。他打破常規,以獨特的視角和思維,為工作開辟新的路徑。”在新時代的征程上,該礦把王杰精神融入區隊建設,旨在培養一支具有高度責任感、勇于創新的優秀團隊。
該區隊不拘泥于傳統的方法和模式,積極探索新的思路,以創新為引擎,全面推動工作效率和質量的雙重提升,讓創新的火花在工作中綻放絢爛光芒。在集團公司和礦的堅強領導下,該區隊創新建立了礦井束管和光纖火災監測系統、人工采樣監測系統、礦井自然發火預測預報系統,完善了采空區密閉巡回檢查分析和密閉構筑及巡查管理系統,為礦井防滅火提供了科技保障。
同時,該區隊還積極參與集團公司及上級部門組織的相關培訓和技能比武活動,鼓勵成員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并常態化分享技術心得、解決難題的方法和經驗,持續提升整個區隊的創新力和創造力。
用王杰精神打造組織堅強的團隊
“王杰一心為革命披荊斬棘,一心為黨鞠躬盡瘁。他用熱血和生命,鑄就了不朽豐碑。”在新時代的今天,王杰精神依然綻放著耀眼的光芒,璀璨奪目,永久不息,不斷的激勵一代又一代人奮勇前行。該礦“王杰式”區隊充分汲取王杰精神的力量,構建堅強的黨性堡壘。
該區隊10名退役老兵中有7名是共產黨員,他們所在通防黨支部堅持常態化開展“弘揚王杰精神 爭做時代先鋒”主題黨日活動,強化基層黨支部政治理論建設,把基層黨組織書記抓創新項目、黨建引領區隊微治理等經驗做法融入區隊管理中,旨在打造一支團結至上、敢于沖鋒、不為艱難的戰斗堡壘,用過硬的本領、堅定的信念守護礦山安全。
然而,通防黨支部只是霄云煤礦眾多支部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霄云煤礦黨委及15個基層黨支部(包含27個區隊、科室)深刻把握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發展面臨的形勢任務,準確理解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本質要求,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中心任務、黨建工作體系建設,不斷夯實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全力保障企業向好發展。
下一步,該礦將以“王杰式”區隊為主,繼續發揚軍隊優良作風,傳承弘揚王杰精神,把王杰精神轉化為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創新進取的精神源泉、砥礪前行的強大動力,帶動更多干部職工立足崗位、拼搏奉獻,同時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助力環境保護、改革創新,為社會和企業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文/圖|王遠征 孫亞曼(霄云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