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礦陽城循環經濟工業園坐落于汶上縣境內。是濟礦集團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開發建設的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生態環保的示范工程。
園區一期工程投資23億元,煤電一體,聯合布局,形成了煤-電-新型建材產業集群。煤礦年生產能力可達300萬噸,與其礦井配套的洗煤場入選能力120萬噸,已與煤礦同步達產;煤矸石綜合利用電廠一期設計2×150MW,兩臺機組于2009年12月16日全面投入運營。
科學發展,在陽城煤電處處體現著快速高效。
陽城煤礦于2004年4月1日開工建設,2006年3月11日煤流系統重載試車成功,用時僅23個月,創造了國內同類礦井建設速度的第一;礦井按300萬噸生產能力配套,概算總投資8.25億元,實際投資7.07億元,節省了1.18億元,成為了全國同類礦井投資最少和山東省第一個日產萬噸的地方煤礦。2009年4月,礦井建設獲得全國煤炭行業優質工程和“太陽杯”工程雙獎,最近他們又從北京捧回了“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章。
陽城電廠是在“十一五”期間,國家宏觀調控,火電工程“上大壓小”背景下,開工建設的煤矸石綜合利用電廠。該項目自2008年6月26日開工建設,到今年9月26日1號機組整機啟動,僅用了15個月的時間。創出項目當年核準、當年開工建設、當年“三高到頂”的記錄,并順利取得化學制水、水壓試驗、升壓站受電、倒送廠用電、機組整組啟動、機組并網運行“六個一次成功”。
在建設實踐中,陽城煤電以“安全、優質、快速、低造價”為建設目標,堅持“到位可靠、優秀卓越”的工作標準,科學組織,規范管理,精心實施工程建設和運營管理,實現了安全生產。
陽城煤電堅持“科技興安”,積極采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煤礦井下和電廠的重要機臺都達到了無人值守和區域集中控制的輔控一體化計算機監控水平,實現了自動化、遙控化和集中控制;電廠成熟的超高壓、高效環保的循環流化床鍋爐及先進精良的裝備,使供電煤耗率大大優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時,陽城煤電通過科技管理手段構建起辦公自動化等完備的信息管理系統,使財務電算化系統、物資管理系統、員工信息管理系統與辦公自動化系統交織成信息高速公路。
優秀的團隊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基石。陽城煤電堅持抓基層、打基礎、練基本功,注重人才培養和“三支”隊伍建設,以提高學習力、組織力、執行力為重點,積極開展了“高效冠軍時間管理”、“Landmark領導力”、財務成本管理等一系列世界先進管理課程的培訓;通過崗位輪換、班組包保,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等方式,把年輕人才放到項目建設管理中鍛煉成長,使整個組織和團隊得到了快速成長和轉化,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和個人價值增值。
陽城煤電的生產建設始終受到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持。國家、省、市發改委領導對此高度評價:“陽城電廠跑項目全國第一,建項目行業一流”。濟寧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振川在考察陽城電廠時說:“你們干的比我想象的還要好,還要快。”領導的肯定,驕人的成績,是對集團公司領導高瞻遠矚、科學決策,濟礦集團高效聯動、通力協作,以及陽城煤電人立意創新、無私奉獻最好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