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團公司“煤電一體化”管理的大思路下,燃料供應隊按照陽城煤電“想事、干事、成事”的發展理念,全面開展節能減排和科技創新活動,挖潛增效1000萬元以上。
嚴格控制入爐燃料粒度,保障機組長期運行
2010年,在陽城電廠兩臺機組出現的19次非計劃停運中,有14次是因為燃料中大塊矸石過多,長期累積導致鍋爐喪失流化能力而被迫停運。其中原因:一是燃料中矸石、砂巖過多;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燃料沒有破碎到10毫米以下的合格粒徑。
在嚴格的考核指標、嚴厲的處罰、保障機組安全運行3重壓力下,燃料供應隊堅決貫徹顧礦長提出的“吃自己的飯、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要求,確定了“全員想事、主動干事、全力成事”的工作思路和“科學發展、科技創新、項目拉動”的工作措施。緊緊圍繞“安全高效生產、燃料供應穩定、系統設備完好”三大核心任務,擺脫傳統束縛,成立QC小組、全面開展“頭腦風暴、科技創新和合理化建議”征集活動高潮,鼓舞了士氣。
實施了“核心設備特護、核心工作嚴管”措施,在技術員馬忠星帶領下,設備攻關小組經過連續試驗,攻克了“細碎機錘頭部分更換不平衡、燃料粒度獨層控制不可靠”2項難題,利用燃料粒度多層級控制、完好的破碎設備等保障措施,實現了燃料粒度長期100%達標。2011年,電廠消滅了因燃料粒度不合格致停機停爐現象,減少非計劃停運10次以上,直接節約增效500萬元。
持續增加煤泥、洗混、洗矸等低熱值燃料使用比例
在現場調研、民主討論的基礎上,燃料供應隊確定了半年實現低熱值燃料“三最目標”:即洗混煤最大量使用,使用率達到100%;煤泥使用比率提高30%,達到設備能力最大量;洗矸摻燒使用達到效益最優。
洗混煤儲運一條龍,投用率達到100%目標。洗混煤水分含量大(平均在17%以上)、車輛運輸環節及能力是影響使用率的瓶頸,解決洗混煤淤倉的難題是關鍵。為解決難題,燃料供應隊成立了以副隊長周傳東、陳棟為核心的技術攻關小組,通過調動職工小改小革積極性、調查歷史試驗情況,先后實施了給煤機系統修復、煤倉下口淤煤點空隙密閉、開窗輸水、搭棚導水、液壓動力開關系統支撐點改造等5項工程;采取了減少存儲量、縮短洗混運輸間隔時間、漸增法給煤、與原煤混運4項保障措施;經過5次試驗、10天持續改進,煤倉淤煤難題于
自主實施煤泥系統擴容工程,煤泥使用量提高30%。
15天完成洗矸破碎系統完善工程,實現月均摻燒3600噸目標。3月初,在洗矸破碎系統不完善、材料費用缺口大,沒有成熟經驗的困難情況下,燃料供應隊采取借、撿、自主加工等方式,完善了破碎設備防護欄、供電系統改造、給料系統可調性改造等9項任務,消除了供電系統不穩、給料不暢、設備基礎不牢三大問題,于
摻燒洗矸的效益來自于超4100大卡燃料發熱量的中和,在最經濟發電燃料的標準下,高出部分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浪費。按照這一思路,燃料供應隊根據每天的原煤化驗數據進行量化摻比,保證燃料發熱量目標控制在考核范圍內。3-9月份洗矸摻燒19888噸,折算標準燃料3880噸。
小改小革生效益
在“材料費用包干”制度下,燃料供應隊眼睛向內看,向內部挖潛和科技創新要效益,QC小組半年完成多項改革創新項目,節約費用200余萬元。
自主研制滾動篩設備,經濟高效。洗矸破碎機消耗1套錘頭/周,每月費用5萬元,遠遠超出了燃料供應隊全月45000元的定額費用。在兩難困境下,燃料供應隊采納了技術員陶夫國提出的“自主研制滾動篩”降低費用的方案。QC小組在他的帶領下,通過修舊利廢備齊了電機、變速箱、傳動軸和所需鋼材。通過網上收集資料、外出調研、現場模擬、樣品試制試驗和研制等措施,積累了所需的技術。經過30天的持續完善,于
滾動篩投用后,節省材料費用5萬元/月、節電70%、生產效率提高2-3倍;篩分后小顆粒發熱量是破碎洗矸的2倍,可達800---900大卡,增加效益10萬元/月以上。
轉載料斗的設計使用,實現
高濃度煤泥水替代調和水,節能省錢又省事。燃料供應隊與洗煤廠合作,利用洗煤廠壓濾車間煤泥泵送系統,經管道直接輸送到燃料供應隊煤泥泵房,經摻入固態煤泥調勻后,輸送至鍋爐內燃燒發電。解決了壓濾車間去水與煤泥泵房加水的矛盾工藝,減少了壓濾量,固態煤泥使用量,降低了煤泥稀稠度控制難度,節約水電油及材料費用5萬元/月。
四季度,燃料供應隊已瞄準煤泥輸送管道的薄弱點和固態煤泥晾曬試驗,向年底實現煤泥100%發電目標邁進。
洗混煤不落地,節約3.8元/噸運輸費用。攻克洗混煤淤倉難題后,燃料供應隊采取煤倉與皮帶聯運、篩分洗矸中間摻入的運輸措施,替代了以往洗混煤落地去水、汽車運輸的工藝,每年節約費用約40萬元。
管理創造效益
打好發電用煤時間差,企業綜合效益創最佳。7---8月份煤炭質量較好,煤炭市場高位運行。8月下旬,井下采場受斷層影響、煤質差。根據生產現場地質條件和對煤質的預測,在礦領導及職能部門的支持下,燃料供應隊主動承擔起發電專業紅線庫存保運行的壓力, 55名員工靠在煤場,對水分嚴重超標的燃料攤開晾曬,同時采取摻燒洗矸等方法,創造了發電企業最低庫存3451.6噸(8.19日)和紅線庫存條件下30天連續安全供應2項紀錄。期間內為企業增加6萬噸優質煤銷售,8月下旬以來,多增加低發熱量煤炭存庫40000多噸。實現了“優質煤銷售創造最優效益,劣質煤發電創造最好效益”目標。
機電維修班在班長趙彥翔的帶領下,通過淘寶及廢舊物資再利用等方法,合理利用廢舊皮帶、篩板、鋼絲繩、膠管、鋼材等材料,創造了6個月新鋼材零消耗的成績。圓滿完成16條皮帶、5臺破碎機、堆取料機及煤泥泵房的設備維護工作,被員工稱為“淘寶班”。
燃料供應隊自成立以來,建塑起“員工+兄弟”的區隊文化,營造了“積極主動、責任奉獻”的工作氛圍,促進了科技創新、節能減排工作發展,實現了千萬元級創效項目目標,探索出一條節約生產、創效生產的新思路。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