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點子解決大問題
2014年,霄云煤礦生產任務110萬噸,洗煤廠入洗能力90萬噸,生產集中時洗煤廠不能消化的原煤就成為落地煤。4月份,霄云煤礦采場條件好,產量高,煤場堆積落地煤10000噸左右,直接出售原煤,價格低,效益差。礦長蔣立憲巡視煤場時,凝望著一大堆落地煤想點子,如何讓這些落地煤回洗、創造更大的效益成了他的“心病”。他多次召集機電技術科、洗煤廠、煤質運銷分部負責人和技術人員商量辦法,集思廣益,對選擇回洗系統位置、系統改造征求意見,點子想出來了,一切問題迎刃而解了。5月份,霄云煤礦1306主采工作面過變薄區,1307面外段初采就過斷層,煤炭產量低。現存的10000噸落地煤回洗則是一個很好的補充,既保證了均衡生產,又保證了經濟效益的穩定。據目前行情估算,這10000噸落地煤回洗就能增加50萬元效益。6月份后,隨著1306面度過變薄區、1307面外段正常生產,落地煤的量還會增加,這套回洗系統就會發揮更大價值作用。每年按10萬噸落地煤回洗,就會產生500萬元效益。
系統改造沒花一分錢
整個落地煤回洗系統全部用舊件改造。皮帶架用的是井下回撤的舊皮帶架,皮帶是從廢料堆挑選的舊皮帶,設備配件也是七湊八湊對付的配件,箕斗是用閑置鋼板焊接而成。整個系統全是洗煤廠維修工、機修廠電焊工加工制作,沒花礦上一分錢,充分體現了艱苦創業,勤儉建礦的理念。
奉獻精神是寶貴財富
參與落地煤回洗系統改造人員都是在保證正常生產的前提下,不叫苦不喊累,不講條件不計報酬,加班延點額外工作。在短短的一周時間,完成了整個系統的加工制作、安裝調試,期間辛苦可想而知。
整個落地煤系統改造期間,洗煤廠維修班的同志們集中體現了無私奉獻的落陵精神和任勞任怨的品格,體現了識大體、顧大局的責任意識和創新創效的節約意識。蔣立憲在調度會上動情的說,有了這種精神,企業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霄云煤礦 邊愷 攝影 張大壯)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