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濟礦集團裝備水平最高的礦井之一,安居煤礦積極發揮裝備系統優勢,以改善職工勞動環境為出發點,深入實施裝備升級改造工程,以機械化減人促進本質安全,并積極挖掘自身潛能,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減虧增盈工作得到了有效推進。
一、機械化減人及裝備升級改造工作情況
1、對采掘裝備進行升級。根據安居煤礦采面推進快,掘進壓力大的實際,從提高掘進效率入手,加大了綜掘工藝的應用研究。新引進了1臺巖巷綜掘機,用于東大巷的掘進,原炮掘進尺為65米/月,使用巖巷綜掘機每天掘進6排,月進尺130米以上,掘進效率較炮掘提高了1倍。目前,我礦已有5臺綜掘機,在人員未增加的情況下,掘進效率有效提高。8月底前,我礦將配齊2臺全巖綜掘機和5臺煤巷綜掘機,所有的掘進迎頭實現機械化,消滅炮掘迎頭。
采煤方面,一是在2313和2307工作面分別配套安裝了超前支架、端頭支架各1套,有效降低了職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下一步我們還將在各采面加大投入,逐步用端頭和超前支架替代單體支柱。二是自行設計了千米深井乳化液集中供液系統,實現地面集中配液、恒壓輸送、分面供給,提高了乳化液的質量,延長了工作面用液設備的壽命。三是7月中旬,又在采面超前范圍內使用了小型單軌吊,下一步將加強推廣,解決單軌吊機車終端到工作面切眼內所有物料運輸的問題。
2、對輔助運輸裝備進行更新換代。針對我礦工作面搬家頻繁,占用運輸人員多的實際,革新輔助運輸方式,在2313工作面安裝中投入2臺單軌吊,從試用情況看,該設備運輸環節簡單,安全系數較高,占用人員少,整個運輸線路只需3人,每天節省運輸人員約60人,人工費用低,有效提高了安裝效率,安裝的速度也大大提高,一改過去“工作面一安裝,全礦人員都緊張”的局面。
3、崗位機臺推行無人值守。依托機電創新工作室,對井上下各崗位機臺進行技術改造,以自動化替代人工化,以流動巡檢替代固定崗位。通過實施余熱利用系統改造,取消了鍋爐房機臺,減員11人。截至目前,主副井提升機、主井裝載站、卸載站、壓風機房、冷卻泵站、污水處理廠、消防泵房、井下中央變、制冷機房等12個機臺已經實現了全自動運行或無人值守,累計精簡機臺人員121人,在確保安全運行的情況下,促進了減人提效,有力推動了輕型高效礦井建設。
4、對系統裝備進行潛能開發。根據集產集休的要求,優化關鍵設備技術參數,挖掘系統潛力:優化主井單鉤提升時間和裝載量,最大提升能力由原來的7400噸/天提高到8100噸/天;選煤廠主洗車間和動篩車間實現了遠程集中控制,用機械選矸替代了人工選矸。通過合理安排日檢和旬檢時間,單日洗選能力由3300噸優化到6400噸,確保了原煤全入洗;自主設計了副井淋水復用系統,在減少水資源消耗的同時,每年可節省排水電費、水處理凈化費用110萬元。下一步,我礦將對巖巷綜掘出矸系統進行優化改造,將傳統的礦車運輸優化為皮帶連續運輸,提升巖巷綜掘出矸效率。優化井下單軌吊運輸網絡,形成從地面到工作面的大運輸格局,提升輔助運輸的系統性、連續性、高效性。
二、減虧增盈主要工作情況
主要從穩產、提質、提效、降本等方面著手,推動企業減虧增盈。
1、優化生產組織。抽調部分采煤人員成立準備工區,形成“兩采一備、三面聯動”的生產格局。根據市場、采場及經營情況,對采面、隊伍、推進度進行合理調整,各工作面互相補充、互相支撐,增強了生產系統的可控性,確保了原煤產量的持續穩定。
2、補齊設備短板。針對我礦搬家撤面頻繁、綜機設備得不到系統整修的實際,加大對設備配件的投入,強化日常檢修維護,減少設備帶病運行,降低了機電影響。
3、從根本上抓煤質。將煤質管控主體調整到生產科,下達生產計劃時同步下達采面原煤發熱量指標,對煤質、產量、工資進行三掛鉤,提升了全員抓煤質的積極性,從源頭上解決了煤質問題。
4、調整主打產品。根據市場需求和煤質實際,將主打產品調整為適洗適銷、產率更高、經濟實惠的9.0灰精煤,不僅解決了銷售問題,更大幅提升了精煤質量和產率,較8.5灰精煤每噸增效5元。
5、實施了以煤抵賬。根據外欠貨款多的實際,在保證現金流的前提下,積極聯系供應商進行以煤抵賬。以平均高出市場15元的價位,抵充賬款1860萬元。既緩解了銷售壓力,又消化了庫存,又減少了企業應付賬款,實現了一舉三得。
6、成本控制責任到人。突出抓好材料費控制,材料費考核不再按單位從工資總額中獎懲,而是節獎罰超直接到個人,用經濟杠桿撬動職工的節支降耗意識,增強了管控的約束性,形成了全員抓節約、降成本的良好局面。6月份,有些節約到位的單位得到獎勵10萬元,有的單位被處罰3萬元,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上半年,通過“每人節約一元錢”等活動的推動,節支降耗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75項具體措施累計節支755.76萬元。
安居煤礦 蔣凌強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