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日報》產業經濟版頭條
http://epaper.jn001.com/jnrb/html/2016-08/15/content_172182.htm
安居煤礦“四大法寶”顯威力
■ 本報通訊員 高維東
在濟寧城區西南部,有一座以“安居”命名的煤礦。然而這座濟礦集團的“新生代”礦井卻生不逢時,2015年投產之初即遭遇了煤炭市場特大“寒流”,巨大的投資與回報差讓這個企業一度陷入困境。
困難面前,安居煤礦不但沒有被嚇倒,反而愈挫愈勇,按照濟礦集團“機械化減人、自動化換人”的戰略思路,大力實施裝備升級改造,努力改善工人勞動環境,不斷激發企業內生動力。2016年4月份實現盈虧平衡,5月份盈利60萬元,一舉扭轉了虧損被動局面,上半年共累計減虧667萬元,超額完成預算目標。
綜掘神器拓巷道
過去井下掘進工有一句口頭禪“打眼放炮,裝矸釘道”。意思是說井下掘進的工作流程,現在這一流程在安居礦已經成為了歷史。安居煤礦從提高掘進效率入手,新引進1臺國內先進的巖巷綜掘機,用于井下東大巷的掘進工程。這臺像布滿鋼齒的拳頭一樣前舉的“大力神”,可以通過機械轉動割碎堅硬的巖石,推進井下巷道的延伸。使用巖巷綜掘機后月進尺達130米以上,比原炮掘進尺整整翻了一番。人員不增效率大增,而且還有優化提速的空間。安居煤礦礦長蔣凌強對此有著深刻的體會:“加大機械化投入后,最直觀的受益就是職工勞動強度降低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高。”他還表示,近期將配齊2臺全巖綜掘機和5臺煤巷綜掘機,屆時所有的掘進迎頭都將實現機械化,炮掘迎頭將在井下消失。
空中懸掛運物料
工程人員一開始介紹“單軌吊”時,筆者始終沒搞清這個井下大家伙的模樣,直到下井后才一睹尊榮。“單軌吊”,即單軌吊車,是用一條吊掛在巷道上空的特制工字鋼作軌道,由具有各種功能的吊掛車輛連成車組,由牽引設備牽引,沿軌道運行的系統。在一旁望去,“單軌吊”就是一組“空中懸掛運輸機車”。其運送載荷不受底板條件限制,可靈活用于巷道連續不轉載運輸,運行阻力小,效率高,用人少,自動起吊,裝卸方便,安全可靠。安居煤礦在2313工作面安裝投入2臺單軌吊以來,整個運輸線路只需3人,每天節省運輸人員60人。該礦機電科科長朱凱表示:“以前需要靠絞車、穩車進行提拉轉運并來回拆裝的大型設備,現在可以整裝輕松直達,不僅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節約了人工成本,而且工程安裝效率大為提高。”
自動機臺無人守
以“自動化”替代“人工化”,以“流動巡檢”替代“固定崗位”,安居煤礦對井上下各崗位機臺進行技改升級,大力推行“自動化機臺”,實現了崗位“無人值守”。截至目前,主副井提升機、主井裝卸載站、壓風機房、冷卻泵站、污水處理廠、消防泵房、制冷機房、井下中央變電所等12個機臺已經實現了全自動運行,累計精簡機臺人員121人,在確保安全運行的情況下,促進了減人提效,有力推動了輕型高效礦井建設。此外,安居煤礦通過實施礦井余熱利用系統改造,取消了鍋爐房機臺。對選煤廠主洗車間和動篩車間進行升級改造,實現了遠程集中控制,“機械選矸”替代了“人工選矸”,單日洗選能力由3300噸優化到6400噸,實現了原煤全入洗。
千米井下有空調
安居煤礦是千米深井,井下地溫較高,一些地點干起活來都是揮汗如雨。為讓井下工人感受到企業實實在在的關懷,安居煤礦投資近億元,在濟寧地區第一家引進了國內一流水平的井下集中降溫制冷系統,在井下進行系統安裝,對井下作業場所進行降溫。該系統包括集中制冷裝備和各分支空冷器,將降溫后的冷空氣,通過分支管路源源不斷的輸送到各生產地點。今年上半年,安居煤礦又進一步延伸制冷管路3000米,讓各主要采區工作面和掘進迎頭全部用上了“中央空調”。站在工作面,可以明顯感受到徐徐涼風吹過,現場溫度可降低6℃,井下濕熱的工作環境大為改善,工人的勞動舒適度明顯增強,既保證了井下工人的身體健康,也保證了生產作業的安全穩定。
“巖巷綜掘機”、“單軌吊”、“自動化機臺”、“井下中央空調”這“四大法寶”代表了安居煤礦在采掘系統、運輸系統、通壓提排系統、勞動環境改善方面的最新成果,在行業內處于先試先行的領先水平。集團總經理張廣宇經常說的一句話對此做了很好的詮釋:“對于能夠提升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的;對于能夠降低職工勞動強度,改善工作生活環境的,集團公司都大力支持,絕不含糊。”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