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濟寧能源集團奔向千億的首戰之年,更是深耕港航物貿領域的關鍵之年,作為市屬骨干國有企業,我們始終緊跟時代步伐,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成功將企業核心價值觀、發展理念、發展成就等傳遞給社會各界,以數智化鍛造新質生產力,以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不斷開創企業發展新篇章。今天,年終特別策劃【2024,順勢而行】欄目,推出綜述稿《濟寧港航物貿:整合資源,構建物貿一體化“強磁場”》。
2024年,濟寧港航物貿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航運底蘊,依托在區位優勢、智慧港口、數字賦能、產業協同等方面的優勢,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穩健發展,展現出強大的韌性與活力,構建物貿一體化“強磁場”。
區位優勢 打造物資集散新高地
2024年,濟寧港航梁山港喜報頻傳,9月份集疏港量實現雙突破150萬噸,創下集港量150.25萬噸、疏港量150.18萬噸、集疏港總量300.43萬噸的歷史新紀錄。僅今年1-8月份,梁山港集疏港量就突破2000萬噸,完成了2023年全年的業務量。
梁山港利用其京杭運河與瓦日鐵路“黃金交叉點”的區位優勢,通過公鐵水多式聯運,上游可以聯通山西、陜西、內蒙等西北腹地,下游沿京杭運河可到達蘇浙滬皖、兩湖一江等地,順流而下可到長三角經濟區出海,逆流而上可到江西、重慶等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經濟區,不僅促進了沿線地區的經濟協同發展,還加速了區域間資源要素的流動與優化配置。
今年以來,梁山港順利啟動陽光集團焦炭集裝箱公鐵水“一單制”業務、中歐班列鐵路集裝箱直水業務,實現了鐵路站與內河港口無縫連接。9月中旬,梁山港成功啟動廈門象嶼火車集裝箱集改集業務,當國鐵箱抵達梁山港后進行換箱操作,可通過船運將貨物發往下游地區。此外,梁山港累計開通濟寧至武漢、太倉、上海等集裝箱航線15條,通達南京港、連云港、鎮江港、寧波港等50多個港口,物流貿易覆蓋100多個城市,全省首次河江海聯運成功遠航福建、廣西。在多式聯運的加持下,貿易類型不斷增加。
同時,梁山港以“上聯資源、中控物流、下拓市場”的長遠規劃布局市場,主動對接太陽紙業、華勤橡膠、東宏管業等濟寧本土知名企業,“一企一策”提供物流運輸方案,穩定雙向貨源市場,形成上下游一體化供應鏈模式,打造“鐘擺式”貨物運輸格局,大大降低物流綜合運輸成本,將一項項業務由“不可能”變為“可能”,實現業務體量新突破。
不僅如此,濟寧港航大物貿積極拓展業務領域,與各地供應商、經銷商建立緊密合作關系,構建起大宗商品交易平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交易模式,讓信息流通更加順暢,價格更加透明合理,吸引了眾多客戶參與,進一步提升了濟寧在全國物貿領域的影響力與話語權。
智能化港口 讓裝卸更高效
在龍拱港堆場內,一輛輛無人集卡正在有序運行,憑借北斗導航、5G通信、多傳感器融合智能感知,實現車輛任務分配、路徑自動規劃。龍拱港自動化場橋和自動化岸橋全部采用遠程監管和操控,全面實現了現場裝卸無人化,無人集卡全場高精定位2厘米以內,停車對位時間5秒鐘以內,比傳統的人工集卡對位效率提升30%以上,是全國首家實現全流程自動化的內河集裝箱港口,也是第一家常態化運行無人智能水平運輸的內河港口。
龍拱港率先垂范,將“海港先進理念”全面引入內河,借鑒海港全自動化碼頭布置經驗,創新型融合京杭運河水運特點,投用自動化設備、無人集卡等智能產物,部署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前沿 科技賦能,讓港口智能化建設不斷提速。
鐵水聯運的興起,為濟寧港航打造出重要的物流節點,多式聯運正不斷推進港產融合加快發展。龍拱港鐵路專用線直通港區后方,形成前港中鐵后園區的模式,聚焦港產城融合,有利于加快布局臨港產業,實現港產城發展新突破。
借助得天獨厚的內河航運資源優勢,龍拱港快速建設港口集疏運體系,“國際貿易一單制”“中歐班列鐵水聯運”等內外貿新質生產力通道已悄然起勢。
同時搭建“一站式”服務平臺,配備專用散改集自動化設備,目前已經開展了化肥、糧食、陶土、煤炭等多類貨物的散改集業務,為客戶提供了專業化、多元化、全鏈條的拆裝箱服務,讓集裝箱多式聯運在海關監管場所的支持下,真正“鋪開攤子”,進入“通江達海”新階段。
“京東”速度 讓大運河上的物流更快速
濟寧港作為京杭大運河的關鍵樞紐,致力于打造大運河上的“京東”,依托融匯數易平臺的建設,打造集大宗商品在線交易、網絡貨運、供應鏈金融及港口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了一站式、一單制的優質綜合供應鏈貿易服務。
該平臺以濟寧能源集團“港、貿、船、產、建、融”優質資源為基礎,通過大數據、云技術、區塊鏈、物聯網等行業前沿技術,讓融匯數易平臺的“數據畫像”更精準。
大運河上“京東”的背后是一個龐大的信息系統,它涵蓋了大宗貿易管理系統、物流管理系統、港口管理系統,針對業務往來、物流運輸、港口作業實現業務數據全數字化錄入,結合調度中臺實現業務的全流程管控,并且后臺管理系統均已實現對船舶、港口、倉儲的視頻監控。
在大宗商品交易系統上,有煤、焦、鋼、糧、鐵礦石等多種交易品種供客戶進行選擇,客戶只需挑選合適的商品下單,告訴平臺這批貨的運輸地點、時間等物流偏好;港口物流系統的調度中臺就會整合集團內部港口、船舶、汽運及外部海運、鐵路運輸等多種運輸資源,為客戶快速匹配、提供門到門的綜合運輸解決方案。
數據賦能港航貿易,幫助上線融匯數易平臺,該平臺為客戶提供大宗商品一站式、一單制端到端的數字供應鏈服務,整合“港貿船產建融”優質資源,是集大宗商品交易、綜合物流承運、港口生產作業、供應鏈金融于一體的一體化產業互聯網平臺。目前使用單位/部門突破60個,實現港口周度吞吐量達到100萬噸,周度發運量160萬噸,匯聚船舶資源4250多艘。
協同配套服務 讓客戶更省心
今年以來,濟寧港航物貿充分發揮煤礦、港口、運輸等優勢,積極整合資源,通過港港聯動、港倉聯動、港貿聯動方式,在持續鞏固和完善增量、擴土的基礎上,深化協同協作,構建“港、貿、船、產、建、融”全產業鏈運營模式。
聚焦客戶、產品與服務三個維度,融匯物產樹立“大物流”、“大集采”、“大庫存”、“大輪庫”、“大市場”與“大銷售”理念,進一步發揮梁山港龍頭引領作用,高效融合各港口資源,優化物流服務鏈,采取鎖庫與輪庫等策略,提升貨物周轉速度。加大港口轉運力度,將港港聯動的關口前移到滕州、棗莊、江蘇、浙江等地,逐步占領市場。
在濟寧能源集團的發展中,除了擁有煤炭、港口、貿易、物流、產業等多業態,再加上船舶制造這一環 ,足以形成產業閉環。占地1700多畝的新能源船舶制造項目,也為濟寧港航的物貿發展增添了一份底氣,濟寧港航實現物流、大宗貿易、高端制造協同聯動、編隊起飛。
借勢京杭大運河,以現代港航物流牽動發展,六大百億級臨港產業園正在有序建設,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與梁山港臨港產業園、江北糧食物流園、躍進港鋼鐵加工中心等紛紛建成并投入運營,構建起港口、產業、城市深度融合、相互支撐的繁榮發展新格局。
行穩致遠 構建通江達海“朋友圈”
今年以來,濟寧港航先后在上海、浙江、海南、深圳、 西安、湖北、日照等地舉行多場推介會,濟寧港航相關企業負責人登臺推介濟寧港航優質資源,圍繞京杭運河“黃金水道”所帶來的獨特優勢,加快轉型發展步伐。
推介會圍繞濟寧能源集團整合港航資源,深化協同協作,構建“港、貿、船、產、建、融”全產業鏈運營模式。同時圍繞“煤、焦、鋼、糧、鐵礦石、農資產品”等大宗商品開展貿易和物流,融入全國大市場,努力打造融匯四海、能濟天下的大宗商品供應鏈集成服務商,持續為客戶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
通過聯合各方共同開發江河聯運,開拓物貿供應鏈業務,濟寧港航通江達海的“朋友圈”越來越廣。濟寧港航注重與各方建立多維度的合作關系,實現多方共享與互補,共同打造高效便捷的物流運輸網絡。
目前濟寧港航已與上海港、江蘇省港、安徽省港、湖北省港、重慶港等50多個港口開通26條集裝箱航線,60余條國內外船舶航線,覆蓋全國20多個省份150多個城市實現7天到上海,10天至武漢,20天到廣東和重慶,形成了“西煤東輸、北糧南運、南貨北調”的運輸大格局。
回顧2024年,濟寧港航物貿在業務增長、創新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其不斷攀升的數據成果,不僅推動著濟寧本地經濟的高速發展,也在運河沿線的物流與貿易版圖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成為連接南北、通江達海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未來,濟寧港航將持續促進區域產業結構優化與協同發展,不斷拓展通江達海的朋友圈,在促進區域經濟繁榮、推動內外循環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正逐漸成為港航版圖中一顆璀璨的明星。
文丨丁曉曉(融匯物產)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