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近距離聆聽這些老領導、老攝影家們講述自己成長經歷和人生感悟,還能成為他們鏡頭中的主角,真是太難得了”。濟寧能源集團運河煤礦勞模代表徐繼兵說。
2024年12月,濟寧市老攝影家協會30余名老攝影家分成8個組,分別走進煤礦、港口與車間,與濟寧能源集團20名來自一線的勞模工匠結對共建,既給他們所在班組送去生動的思政課,又拿起相機記錄精彩的勞動瞬間,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同時,也助力這些扎根在青年職工樹立遠大理想信念,立足崗位成長成才、創新創效。
近距離拍攝一線勞模工匠
老攝影家們由衷感受到勞動的力量
12月29日,在濟寧能源集團總部22樓,通過評委們緊張有序地評選,一張張記錄著精彩勞動瞬間的照片悉數呈現在大家眼前。
這些照片的主角,既有扎根千尺礦井下、二十多年如一日的煤礦工人,也有轉崗港口一線、為現代港航默默奉獻的女岸橋遠控司機,既有在技能大賽中榮獲殊榮的年輕工匠,也有通過科技創新助力企業開拓市場的技術大拿,他們都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勞模工匠。
近日,濟寧能源集團工會聯合濟寧市老攝影家協會共同舉辦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結對共建活動,主題為“德藝融光影 思政潤匠心”。與以往攝影采風活動不同的是,老攝影家們這次走進了金橋煤礦、義橋煤礦、龍拱港等企業一線,通過蹲點式的攝影創作,發現和展現這些勞模工匠的精彩勞動瞬間,換一種視角講述勞模工匠故事。不僅如此,他們還為一線職工送去了精心準備的精神大餐——一堂鮮活的思政課,為勞模工匠精神的傳承與弘揚,注入了不一樣的營養。
他們換上橙色工作服,深入井下來到煤礦工人的工作環境,在金橋煤礦體驗了井下共享單車。他們走進了龍拱港現代化的遠控中心,聚焦著一群年輕的姑娘們操縱集裝箱起落的每一個專注神情,每一次快門按動,都是對敬業精神的精準定格。
趙洪強,省勞動模范、義橋煤礦綜采一區區長,也是義橋煤礦老兵突擊隊的一員。在井下拍攝的過程中,中攝協會員、市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張建中發現了一張他年輕時一身戎裝的老照片,于是用鏡頭記錄下了他和老照片的一張特寫照片,并起名為《初心》。
初心 張建中 攝
從“松枝綠”到“工裝藍”,趙洪強不變的是那顆服從命令聽指揮、不怕困難敢拼搏的心。“當我問他,用四個字概括老兵突擊隊的精神時,他毫不猶豫地告訴我:亮劍精神”。張建中感慨到,他們始終堅守在井下采掘一線,不懼困難,能安能撤能掘進,這是真正的亮劍精神。
在義橋煤礦工作了28年的趙洪強,今年就即將退休了,他看到了老攝影家為他拍攝的照片,非常高興。“每一張照片的背后,都有很多值得講述的故事,都有很多值得傳承的精神。”趙洪強希望老兵突擊隊這種能吃苦、能戰斗、能奉獻的精神,能夠永遠傳下去。
老攝影家送來精心準備的思政課
字里行間飽含溫情,青年職工汲取前進動力
一張張照片精彩,一堂堂送到基層一線的思政課更是各具特色。
這些老攝影家、老領導分成8個組深入到基層班組,把精心準備地精神大餐分享給青年職工,這些慈祥老者的諄諄教誨,讓他們受益匪淺,更令他們深受感動。
12月13日,濟寧市老攝影家協會名譽主席、市政協原副主席倪麗君一行走進安居煤礦。“勵志、聚才、樹德。”倪麗君談到,勵志是人生前進的動力源泉,樹立遠大的目標和理想,與此同時應注重提升業務能力,不斷增強自身本領,注重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養分,修身立德,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提升個人綜合素養。
倪麗君結合自身工作生活經歷說:“平衡事業與家庭需要合理規劃時間、明確責任分工,同時要保持積極的心態,學會在工作與生活中尋找平衡點。”
“此次活動讓我深受觸動,與老攝影家們的交流讓我開拓了視野。今后我將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積極發揮引領作用,以實際行動感染和激勵更多的人,積極踐行愛崗敬業,展現新時代勞動者的風采。”安居煤礦技術比武“狀元”孫亞慧說。
12月16日,市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濟寧市財政局原副局長王玉留為金橋煤礦勞模工匠及職工代表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他說,希望勞模工匠能積極投身到對年輕人的傳幫帶中去,將精湛技藝與高尚精神薪火相傳,讓更多年輕人在榜樣力量引領下,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優秀勞動者。
“作為一個技術人員,將知識、技能用于工作,解決一個個難題,攻克一個個難關,這都是自我的超越,感謝王主席能幫我們記錄下這些瞬間。”來自金橋煤礦的山東省首席技師武國慶說,通過思政課,不僅加深了勞模工匠對黨的歷史和優良傳統的理解,更在精神層面上汲取了極大的鼓舞和激勵。
雙向結合:德藝潤光影,思政潤匠心
營造學習勞模工匠的濃厚氛圍
“德藝潤光影,思政潤匠心。這個主題非常貼切,老攝影家深入企業一線,既記錄勞模工匠,又結對子、講思政課,通過言傳、身教,與勞模工匠和青年職工產生共鳴,這次活動的效果非常好。”濟寧市老攝影家協會書記,市委宣傳部原常務副部長、二級巡視員孫愛民說。
孫愛民表示,濟寧能源集團是濟寧市骨干國有企業,從發展能源產業到強力推進現代港航物貿產業,奮力打造國企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新樣板。這些成績離不開勞模工匠們的辛勤付出。此次市老攝影家協會與濟寧能源集團共同創新活動形式,在拍攝勞模的基礎上,發揮老攝影家優勢,通過思政課凝聚勞模工匠精神,通過攝影創作展現勞模工匠風采,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為濟寧能源集團沖刺千億級集團、高質量發展凝聚強大精神動力。
“此次活動是濟寧能源集團工會非常有益的一次嘗試。”濟寧能源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閔維說,近年來,濟寧能源集團著力打造“5+N”的工會工作體系,其中,在深化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建設、廣泛持久深入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激勵廣大職工擔當作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集團上下人心思上、人心思進、人心思干的氛圍越來越濃。
閔維認為,此次活動的意義在于,通過思政課和記錄勞模工匠故事的雙向結合,激勵并引導著廣大職工以身邊的勞模工匠為榜樣,凝心聚力,實干擔當,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大精神動力。“我們將進一步構建文化共識、凝聚人心、激發潛力,踐行社會責任,強化員工關懷,使企業與員工共享未來、共同成長。”閔維表示。
此次活動共精選出記錄勞模工匠瞬間的攝影作品50余組,結合勞模工匠故事,通過實體展覽、新媒體平臺等方式對外展示,通過全新視角生動講述勞模故事、勞動故事,在全社會營造學習勞模工匠的濃厚氛圍。
后附部分攝影作品:
老兵突擊隊。張建中 攝
播撒工匠之光。榮現玲 攝
我來擔當。李殿洪 攝
青春無悔。李愛華 攝
匠心造大船。李波 攝
毫厘必爭。蘇健 攝
得心應手。王玉留 攝
最美“港姐”。趙峰 攝
“微笑”匠心。李暉 攝
文/圖丨馬輝 臧盛博 徐曉男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