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業所屬企業中,超過2/3實現了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在產權層面的混合,多途徑混改正有序展開。最新數據統計顯示,今年1-7月份,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運行穩健,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比上年同期均有所提升,其中利潤同比增長21.4%,增幅高于收入增幅11.2個百分點。”
在8月29日國資委召開的“創新體制機制 增強企業活力”媒體通氣會上,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介紹,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本輪國企改革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重點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工作持續推進,前兩批試點企業持續推進實施方案落地,第三批試點企業的混改實施方案也陸續獲批。同時,圍繞著混改的多項國企改革也在繼續推進。如中國黃金等所屬試點企業已經分別完成引入戰略投資者、股份制改制、重組上市工作。
此外,作為混改“助推器”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也將提速。據了解,目前國資委在中央企業層面已經選擇了8戶企業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2戶企業開展運營公司試點,各地方國有企業已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89家。
各地在混改中漸漸探索新模式。例如,河南省國資委近日公布了《2018年河南省省屬國有企業擬實施混改項目表》,包括河南能源化工集團、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鄭煤集團在內的11家省屬國企的27個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公開招募戰略投資者。今年下半年,山西省屬國企將進一步加快重組混改腳步,還明確了轉型發展目標并簽訂責任書,優化資源配置。在考核方面,煤炭企業指標分為共性指標和個性指標兩大類,共性指標為煤炭增加值、先進產能占比和煤炭轉化率,個性指標根據各煤企轉型發展要求、主輔業目錄和國有資本布局方向確定。
“隨著今年國企混改步入后半程,各地的混改思路愈發清晰,本輪的國企混改重點在于‘混合’,以所有制變革為核心,以上市、推進員工持股為手段,切實地引進了社會資本、戰略投資者,激發了企業的活力。”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表示。他認為,下一階段,國企混改將著重在兩個方面進行發力:一是以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結構為目標,積極引進民資、外資等戰略投資者,二是國資也可以入股非國有企業,國有企業之間交叉持股也將加快推進。
(摘自《中國礦業報》)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