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日報》
《濟礦集團“強”管理帶來“硬”效益》
詳見:
http://cjb.newssc.org/html/2016-11/14/content_2338397.htm
濟礦集團“強”管理帶來“硬”效益
■ 特約記者 王傳鈞 濟寧報道
今年的“新常態”下,大多數企業都感受到了成本壓力,認為是成本高企導致了自己微利甚至虧損。但在幾乎相同的外部成本壓力下,為何同一行業內的企業效益大不相同。有專家表示,不能將成本壓力一味怪在降費減稅上,化解外部環境的負擔是一個方面,企業本身還是要從內部管理入手,提高管理水平,通過管理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成本,也就是說向管理要效益,管理是影響同行效益差異最大的變量。山東濟礦集團領導班子深諳其中的道理,面對今年煤炭市場、安全生產和去產能的壓力,該集團將管控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管”當先,步步為贏,不斷向管理要效益、向效率要效益,得到了實惠、嘗到了甜頭。
管出好思想 激發“正能量”
思想不解放,思路打不開,就會因循守舊,就難以有效突破企業發展瓶頸,難以激發出干部員工干事創業的沖勁和韌勁。2016年伊始,思想政治工作被列入濟礦集團年度十大重點工作之首,而其力度和頻度也是該集團發展史上空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榔頭”一錘接著一錘敲,而且擲地有聲。先后開展了“新常態、新姿態、新狀態、新作為”大討論、“我們的工資從哪里來”專題討論、“激發干事創業正能量”等一系列思想討論活動。
以該集團開展的“我們的工資從哪里來”專題討論為例,以前一些員工認為在國企混日子也能拿工資,國有企業就應負責到底。經過學習討論后,思想認識有了很大轉變,工資不是無緣無故得來的,而是自己干出來的,只有多創造價值,才能贏得更多報酬。
“沒功勞有苦勞,沒苦勞有疲勞”過去在一些職工中很有認同感,但現在已成為過去式,“不重苦勞重功勞,沒有功勞,一切都是徒勞”正成為共識,“不重文憑,重水平;不重職稱,重稱職;不重關系,重實績”的國企新風正撲面而來,而且“無論競爭多么激烈,總有一個崗位永遠缺人,就是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的人”等一些新理念也在激勵職工努力工作。潛移默化中使廣大干部員工深刻認識企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從而建設一支休戚與共、共建共享的“共生團隊”,為集團的改革發展、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管住降成本 嚴堵“出血點”
在殘酷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煤炭行業的競爭進入了成本為王的時代。如何堵住“出血點”是關鍵。該集團進一步強化成本意識和效益意識,動員廣大干部員工以更加積極的精神面貌、更加務實的行動舉措應對新常態,迎接新挑戰。他們開展了“人均每天節約一塊錢,企業每月節約十萬元”活動,圍繞降本增效出主意、想辦法、定措施,推進降本增效精細化管理,實現“人均每天節約一塊錢,企業每月節約10萬元(非煤企業每月節約三萬元)”的細化目標,進而實現經濟效益水平的提升和企業的穩定持續發展。
“材料省著點兒用,否則材料費就超了!”“別忘關燈、關空調,這都跟我們的工資掛鉤啊!”今年以來,該集團井下、井上經常聽到這種同事間的相互提醒,控成本、降消耗早已在每一名干部員工的心里扎下了根。該集團結合2016年度重點工作進行頂層設計,提出了從“節約電費、降低人工、節約材料、提高煤質增加煤種、降低采購成本和庫存、爭取政策資金、降低財務費用、招商引資、壓縮非生產性費用”等9個方面的降本增效硬措施,僅上半年就從中獲益1.14億元。
該集團圍繞客戶需求和市場行情,實行“訂單式”生產,由“生產什么我們就銷售什么”轉變為“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生產什么”,增加適銷對路的品種,促使洗煤廠三班入洗,大幅提高了精煤產量,實現了產品效益的最大化。陽城煤礦通過及時調整洗煤計劃,增加適銷品種精煤3#和塊煤生產,每月可增收150余萬元;霄云煤礦及時調整了銷售模式,分別入洗了高灰精煤和落地精煤,僅5月份就實現利潤380余萬元,完成當月預算的384.99%;安居煤礦則采取“精準號脈”“低成本擴張”“推行雙優營銷”等一系列措施,努力降低企業經營風險,按照“調快、調穩、調優”的原則,把握市場節奏,在區域內多次率先上調價格,自8月份以來連續9次上調煤價,累計漲幅達270元/噸,僅9月份的銷售收入就突破了7200萬元,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管活創新力 抱上“金娃娃”
濟礦集團總經理張廣宇在一次科技創新大會上說,“企業間的競爭本質上是人才和技術的競爭。誰擁有了足夠的人才資源和技術資源,誰就擁有了競爭力。誰能把人才優勢轉化為科技創新優勢,誰就能贏得競爭的主動權。”該集團堅持創新驅動、科技引領,在抓實安全生產的基礎上,大興科技創新之風,創新活力得到有效激發。
霄云煤礦創新優化1311面皮帶機設計,創效55萬元。該礦1311工作面皮順
安居煤礦自動化機臺無人值守。以“自動化”替代“人工化”,以“流動巡檢”替代“固定崗位”,安居煤礦對井上下各崗位機臺進行技改升級,大力推行“自動化機臺”,實現了崗位“無人值守”。截至目前,主副井提升機、主井裝卸載站、壓風機房、冷卻泵站、污水處理廠、消防泵房、井下中央變電所等12個機臺已經實現了全自動運行,累計精簡機臺人員121人,在確保安全運行的情況下,促進了減人提效。此外,安居煤礦通過對選煤廠主洗車間和動篩車間進行升級改造,實現了遠程集中控制,“機械選矸”替代了“人工選矸”,單日洗選能力由3300噸優化到6400噸,實現了原煤全入洗。這是難以用金錢來衡量的進步。
義橋煤礦啟動余熱回收項目。今年,義橋煤礦壓風機、礦井排風、排水綜合余熱回收利用節能項目正式啟動。該系統運行可停運原來供應熱源的2臺4噸和1臺2噸鍋爐,節省了鍋爐運行費用、人工費、燃料煤費用,不但低碳環保還降本增效。該項目的實施每年可節約標煤4100噸,減排二氧化碳10660噸,二氧化硫34.85噸,氮氧化物30.34噸,年節約費用246萬元,經濟、環保、生態效益顯著……另外,陽城煤電、花園煤礦、運河煤礦、朱家峁煤礦、落陵盛源公司等煤與非煤企業的小改小革、職工發明所創造的效益也突破8000萬元。
今年前三季度,濟礦集團一舉實現利潤2.05億元,呈現出企穩向上的良好態勢。該集團總經理張廣宇近日指出,四季度工作重點在安全,核心在穩健,著力點在效益。切實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確保安全生產。在安全上要堅決克服三種心態:僥幸、麻痹、漠視。對安全薄弱環節要做到三個永不過分:再三檢查永不過分,再三核對永不過分,再三確認永不過分。二是謀劃明年經營。三是抓住重點項目。四是保證資金安全。五是穩步提升效益。堅持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充分發揮干部職工聰明才智,善始善終抓好年底安全生產、黨風廉政等各項工作,為今年工作收好尾、明年工作開好局奠定基礎。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