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序常易,華章日新。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指引下,濟寧能源發展集團一路披荊斬棘、高歌猛奏。2020年通過實施“一體兩翼、雙輪驅動+園區經濟”發展戰略,形成了“煤電、港航物流、高端制造、現代服務”四大板塊齊頭并進的發展新格局。
全年實現收入 128.01 億元、利潤 9.41億元、利稅 18.99億元,營業收入逆勢增長11.6%,位列煤炭行業50強第42位、能源行業第208位,同比分別躍升了7個和19個位次、信用評級提升至AA+……多項關鍵指標刷新歷史最高紀錄,向全市交上了一份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滿意答卷,濟寧能源人用責任和擔當書寫著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堅持黨建引領 打造紅色發展引擎
創新,是黨建工作的活力之源。
作為一家市屬大型國有企業,濟寧能源發展集團的黨旗已經在生產經營一線高高飄揚了十余載。夙興夜寐,一路爭先。在不斷深化、永無止境的改革創新征程中,濟寧能源發展集團黨委始終把黨的建設融入中心工作各方面、全過程, 上機械、奪高產、建公司、謀轉型,在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不斷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
陽城煤電黨建思政教育展廳,著力打造成為山東省黨建文化宣教方式創新示范基地;金源煤礦“強堡壘、筑和諧”、花園煤礦“溫暖黨建”、物資公司“勤簡精誠廉”等品牌各具特色。一個個各具特色的黨建品牌,就像一面面鮮艷的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2020年以來,集團公司組織召開73次黨委會,對291項議題進行研究,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真正落到了實處。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領導干部“一崗雙責”,各級領導干部上臺講廉政黨課270余場,建立廉政檔案873份,公開競聘選拔3名派駐企業紀檢組副組長,這在市屬國有企業尚屬首次。
冬送溫暖,夏送清涼,困難幫扶,金秋助學,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一年四季,總有暖意溫暖著職工,使得濟寧能源的“企業文化”更加鼓舞人心。開展抗疫捐款捐物、慈心一日捐、捐建愛心小屋,累計總額達510余萬元。2020年,濟寧能源發展集團、霄云煤礦、義橋煤礦被命名為“市級文明單位”。
集團公司黨委自覺把黨的建設融入中心工作各個方面、全部過程,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為做優做強企業提供堅實政治保障。
堅持改革創新 高質量發展駛向“快車道”
走進濟寧能源安居煤礦,綠樹成蔭,鮮花爭艷,優美的礦區環境處處透著生機。
安居煤礦年設計生產能力150萬噸,2015年底正式投產,是一處開采深度超千米的礦井。該礦通過智慧礦山建設,從千米井下的煤炭開采到職工人人參與的手機答題,從互聯互通的調度遙控操作到無人則安、少人則安的開采,逐步跨入“智慧礦山”行列。
巡檢機器人的使用,是安居煤礦智慧礦山建設的一個縮影。該礦針對選煤廠長距離、高梯度的皮帶運輸特點,優化了巡檢機器人的性能,實現了巡檢總距離500米。同時,巡檢機器人還對皮帶機托輥、減速機、滾筒及開關設備進行巡查,對皮帶機頭及電控設備動態監視,確保實時掌握設備運行狀態,實現24小時不間斷往復式巡檢、值守。
“智慧礦山的革命,帶來了礦山少人無人本質安全的深刻變化。礦井逐步向本質化安全開采目標邁進。”安居煤礦副總工程師宋超說。
在濟寧能源發展集團黨委統一部署下,所屬各煤礦不斷進行產業轉型升級,優化生產工藝、改進生產布局,大力推廣110采煤工法、充填開采等先進裝備工藝,有效釋放礦井產能,集中生產優勢得到充分體現。各企業不斷升級改造管理系統,實現井下和地面系統同時聯動融合,提高煤礦安全管理水平,信息化讓濟寧能源礦山建設駛上“高速公路”。
2020年5月16日,又一喜事從濟寧能源集團傳來。
濟寧港航發展集團正式掛牌成立,這是市委市政府為加快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濟寧能源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
為加快工作進度,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明確了“3438+3N3S”的發展戰略、八大業務板塊和三步走戰略目標;依托集團公司現有貿易資源成立港航物貿公司和物貿分公司;開工建設10萬標箱集裝箱碼頭,建設LNG運輸船舶和加氣站,儲煤棚項目獲得國家、地方無償補助金2850萬元,105輛運輸車成為全市首家物流園區整編制LNG新能源運輸車隊。屆時,濟礦物流園區將具備3500萬噸/年吞吐能力,成為北方最大的內河航運中心和華東地區大宗貨物交易中心。
不僅如此,濟寧能源發展集團不斷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培育煤礦裝備制造維修、智能電機、高端液壓閥件產業鏈條,成為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山能集團、榮信煤化、三一重工等煤電焦化、高端裝備企業的穩定配套服務商。艾坦姆高端流體控制閥項目,實現了當年引進、當年投產,項目達產后將形成 20 億元的銷售規模,獲評全市重點項目觀摩會十佳項目。合資建設的山東信發高端液壓馬達項目,被列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3年內可形成 6 億元的銷售規模。
聚力民生民心 新時代彰顯新擔當
“傾聽是你我相遇的緣分”——幾個充滿溫情的大字,端莊地寫在濟寧高新區柳行街道崇文社區凌云西區的民意“5”來聽聯絡驛站上,引來眾多社區居民紛紛點贊。隨著全市民意“5”來聽行動的不斷深入,濟寧能源發展集團用真心真情搭建起聯系群眾的橋梁,讓溝通“零距離”。
“我們小區已建了20年,基礎配套服務設施不太完善,大家都希望能有一處開展文化活動的地點。”“民情書記”在與多位群眾家訪聊天時接到了這一訴求。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小區居民群眾呼吁度比較高的一大難點問題。為了解決這一“老大難”問題,濟寧能源成立專班,下定決心為該小區居民群眾打造一處集民意調研、黨群服務和文化活動于一體的高標準聯絡站點。日前,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投入搭建的民意“5”來聽聯絡驛站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
“上級的好政策落到了我們的家門口,民意‘5’來聽真接地氣,真心是在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居民王女士由衷地說。
與此同時,濟寧能源發展集團高度重視扶貧幫扶工作,認真履行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積極支持鄉村脫貧,為推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幫扶工作團認真研究論證幫扶方案,以產業扶貧的方式,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注入活力。支持汶上縣康驛鎮水店農貿市場項目建設。通過回填廢棄坑塘,建設標準規范化市場,再通過村黨組織領辦經營,實現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與引導村民發家致富有機融合,徹底解決占道經營、阻塞交通等問題。大力支持鄒城市田黃鎮西埠村幸福院修復,對16間房屋進行了房頂翻修、房屋門窗更換、屋內粉刷,對場所排水溝進行了修建,對幸福院大門進行了無障礙改造,極大改善農村老年人活動場所,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集團公司共派出4名干部參加鄉村振興服務隊,分赴鄒城市田黃鎮西埠村、城前鎮劉莊村、梁山縣趙固堆鄉丁那里村、黑虎廟鎮師莊村開展鄉村振興工作。2020年10月又選派了7名干部參加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隊,幫扶入駐鄒城市千泉街道孟子湖小區、梁山縣小路口鎮朱丁莊村等7個村,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和鄉村經濟發展貢獻了積極力量。
回首過往,濟寧能源發展集團一路披荊斬棘,高歌猛進。展望未來,波瀾壯闊的“十四五”時期新藍圖徐徐展開,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在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的偉大新征程中,繼續擔負起“為企業求發展、為社會做貢獻、為員工謀福利”的使命,朝著職工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篤行致遠,砥礪前行。
■濟寧日報 記者 張彥彥 通訊員 張善斌 邵長坤
(2021年2月1日,頭版刊發)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