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以港聚產、港產融合,著力打造大運河文化經濟帶的發展先行區、產業聚集區、轉型升級示范區。
素有“運河之脊”美譽的濟寧,走過“因運河而興,憑煤炭而盛”的時光,如今借助打造現代港航物流高地迎來發展高光時刻。隨著現代港航物流這艘貫通內外的“巨輪”遠洋,濟寧由內陸城市變為推動雙循環的“前沿”……
因地制宜謀發展“強港航”
濟寧是京杭大運河最北端通航城市,是“北煤南運、南貨北調、集裝箱運輸”的大型物流集散地,發展現代港航物流既有優良的自然條件,也有現實發展需求。2019年12月,濟寧市作出了“以濟寧能源為主體,以梁山港為龍頭,組建濟寧港航發展集團,整合全市港航資源,全力打造北方最大的內河航運中心”的重大決策部署,并成立由市委領導牽頭的港產融合發展工作專班,逐步拉開了濟寧港航產業大發展的序幕。2020年5月,濟寧港航發展集團成立。
一年半的時間里,整合濟寧全市優質港口資源3家,形成貨物吞吐能力3300萬噸/年,江北最大的內河港口梁山港建成通航。以此為破題,濟寧港航發展集團進一步發揮牽引帶動作用——梁山港、龍拱港、躍進港、太平港實現增量提質,吞吐量翻番。同時,充分利用水運成本低的優勢,為制造業等實體經濟服務,積極對接實體經濟上下游企業,聯通了河北、山東、湖北、安徽、江蘇等省的部分中心城市和產業園區,有效推動了產業聚集和承接產業轉移。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積累,2021年,濟寧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4600萬噸,穩居全省內河首位。
創新有方提效率“暢物流”
梁山港是山東煤炭保障供應的主力軍,也是連接西部煤源產地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港口物流樞紐。通過“公路+鐵路+水運”多式聯運,產自山西、陜西、內蒙古等地的煤炭從瓦日鐵路運到梁山港,再通過京杭大運河運往南方。
公鐵水聯運遠沒有讓濟寧滿足,濟寧因勢利導全力加快航運提標升級、拓展物貿市場版圖,進一步“暢物流”。目前濟寧已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設立5個上下游辦事處,強化了與上海大型企業合作,深化了與湖北、江蘇港口集團和廈門象嶼等貨運市場聯系。今年以來,濟寧新開發上下游客戶40余家,物貿網絡輻射全國19個省份,成功開通8條集裝箱航線,濟寧能源外貿集裝箱航線(濟寧到越南胡志明市)成功首航。
值得一提的是,濟寧不斷在港航智慧化、智能化方面努力,大力強化數字賦能港航,這不僅讓港航物流板塊有了新增長點,也帶動倉儲以及郵政等服務業務持續增長。今年1-6月份,濟寧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41.3%,拉動規上服務業增長18.8個百分點,增長貢獻率達到67.1%。
港產融合“興產業”
能源基礎和條件造就了濟寧產業的發展,濟寧的第二產業,尤其是制造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有了良好的基礎,加上內河航運,雙方是“比翼雙飛”,這也是濟寧為什么要走港產城融合路子的一個重要原因。濟寧以港聚產、港產融合,規劃建設了梁山京杭多式聯運物流園區、龍拱集裝箱示范園區、躍進臨港產業園區、鄒城臨港產業園區、微山臨港產業園區五大產業園區。
在“港產融合”的大方向下,港口泊位的現代化提升、鐵路專用線建設成為龍拱港建設的兩大關鍵所在。目前,龍拱港二期工程計劃建設7個2000噸級泊位、約9.37km鐵路專用線和5000余畝臨港產業園區。項目整體建成后,龍拱港可形成1500萬-2000萬噸年吞吐能力。濟寧的躍進港、太平港提升改造工程項目等也正加緊推進,后期將逐步形成“三點一線”項目帶動格局,實現連點成線,著力打造大運河文化經濟帶的發展先行區、產業聚集區、轉型升級示范區。
記者丨邵瑞斯 姚旺 董偉梁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