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大運河暢通人流物流,促進了沿岸經濟繁榮。如今在大運河文化體驗廊道,產業集群迅速崛起、創新活力澎湃激昂的經濟發展新圖景,正在徐徐展開。
無人水平運輸車裝載著橙色集裝箱駛向碼頭,高大的自動吊裝設備將集裝箱穩穩安置在龍拱河里的貨船上,操作員只需坐在控制室內,在屏幕前利用操縱手桿和監控系統進行遠程操控。
由散貨小港變身無人作業集裝箱樞紐港,濟寧港航龍拱港華麗變身。“散改集更加環保清潔,在推進多次聯運的過程中可以做到一箱到底,節省時間,減少貨物浪費。以焦炭為例,運輸一萬噸可以減少20萬元的成本。”濟寧港航龍拱港總經理王志國說。
將海港先進理念全面引入內河港,龍拱港投用了自動化岸橋、全自動化場橋,部署工業5G專網,以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前沿科技賦能,為內河港口自動化建設探路。今年一季度,濟寧港航龍拱港集裝箱吞吐量已突破21000個標箱。
龍拱港是濟寧港航7大港口之一。發展港航物流,濟寧有著先天的優勢。數據顯示,濟寧內河通航里程約1100公里,約占山東省內河航道里程的70%,沿岸分布著45家港口企業,擁有水運企業120家。2019年,濟寧市以濟寧能源為主體,以梁山港為龍頭,組建濟寧港航發展集團,整合全市港航資源,推動港口與腹地產業板塊高效協同、雙向聯動,吸引加工制造、物流商貿、供應鏈金融等產業集聚,發展臨港產業集群。濟寧能源黨委副書記、董事閔維介紹,濟寧港航已搭建起“豐”字形物流通道,實現“公、鐵、水”河江海多式聯運。
“風帆”又起,水運再興。緩緩流淌的大運河,承載著古往今來的歷史變遷,守望著河畔的夏雨冬雪,也必將見證新時代的運河盛景。
來源丨大眾日報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