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季度以來,霄云煤礦1307工作面遭遇斷層,煤質差,在原煤中夾矸現象時有發生,具洗煤廠浮沉室浮沉實驗數據顯示,矸石含量可高達30%,雖經動篩車間手選矸石和破碎機的雙重處理,矸石量仍較大,使得原煤入洗量不得不由設計的每小時180噸減小至每小時90噸。又因煤炭黃金十年一去不復返,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給整個煤炭行業帶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為了積極應對此次危機,礦領導狠抓煤炭質量,把提高煤炭質量作為改善礦井經濟效益的重點工作嚴抓、細管,并要求原煤不外賣,實行原煤全入洗。兩者供洗上的沖突,使洗煤廠入洗難度加大。
管路、溜槽的使用維護一直是重介質洗煤廠的管理問題,由于介質管路、溜槽輸送、承載的是硬度大、腐蝕性強的介質懸浮液或煤介混合物,因此,與煤泥水的輸送管道、承載溜槽相比,介質管路、溜槽的磨損速度快,這些過流設施的嚴重磨損不僅造成了大量的材料浪費和介質的跑、冒、滴、漏,而且頻繁的更換維修,增加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加大了生產成本,甚至直接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管路的結構,成為洗煤廠領導們持續關注的一個問題。
霄云煤礦洗煤廠最初的設計是經主洗四樓無壓三產品重介旋流器組分選出精煤、中煤、矸石三種物料,采用箱式結構承接,然后再通過三條不同的管道分別連接至主洗三樓的精煤、中煤、矸石弧形篩,而這三條管道中,尤以矸石管道最長。在管道的末端,通過一個歪脖,連接到一根長約
為了進一步提高原煤入洗率,降低洗煤廠意外事故停機處理的頻率,洗煤廠耗巨資,對矸石箱進行了改造處理。新型的矸石箱,造價12萬元,是一個為長約
在重介質洗煤廠中,管路、溜槽、懸浮液桶、分流箱等輔助設施,雖然不是分選設備,但它們對生產運行和各項指標的影響很大,對這些設施的維護和改進不容忽視。要積極采用新技術、新措施對設施結構進行更新改造,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有效的保證洗煤生產的正常進行,改善和提高洗煤廠的分選效率、產品質量以及介質消耗等各項經濟技術指標。
(霄云煤礦 李軍亭)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