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運河煤礦在機電提升運輸管理上下功夫,層層把脈,設定五目標,明確六重點,把機電運輸工作做細做實,確保機電設備安全高效運行,為全礦機電運輸系統順暢,除隱患、保安全、增效益鋪路。
設定五目標,心往一處使
安全目標。持續開展重保養、降故障、保運行活動,力保通風、壓風、提升、排水、供電、運輸等各大系統安全運行,全年杜絕一般非傷亡事故以上的機電運輸事故。管理目標。加強防爆設備管理,對大型設備進行月檢季檢,確保臺臺完好,各類保護裝置齊全靈敏可靠;確保機電設備綜合完好率、礦車完好率、機電設備待修率在最佳范圍;繼續收集整理機電設備故障樹分析材料,完善故障樹分析方法,為維修人員提供專業性較強的技術資料。降耗目標。抓好歸口材料費用限額考核,降低大部件費用投入,實現材料消耗同比有所下降;堅持用電“避峰填谷”制度,峰期用電量控制在30%以下;大力開展修舊利廢活動,挖掘機修廠的潛能,擴大內修業務,達到節支增效的目的。培訓目標。分時間節點開展以區隊、全體維修人員、全礦范圍不同范圍層面的技能培訓和崗位練兵,實現技能人才的合力梯隊。創新目標。力爭年度內完成技改類科技項目不少于6項,管理類項目不少于1項。
明確六重點,力向一處聚
強化機電管理、為安全助力。以機電隱患閉合制度為依托,著重工區自查、科室巡檢,抓好大型設備定期檢修問責制度、機電管理包保制度;加大機電隱患事故考核力度,落實崗位操作標準,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加強特種設備管理,特別是壓風機、壓力容器、起吊設備的管理;超前謀劃制訂工作面安裝、回撤施工組織措施,順利實施工作面安裝、回撤、縮面等工作,確保礦井生產安全接續。
細化工作流程,精細再精益。根據企業機電設備管理現狀,以《機電運輸管理綜合技術標準》為主導,細化機電管理流程,圍繞機電設備管理、技術管理環環相扣、首尾閉合的思路,健全操作、維修、質量驗收、現場管理等制度;規范設備安裝、維修等管理標準和程序,做好設備運轉、檢查、保養、檢修、事故等記錄資料分析整理,嚴格落實“日歷化檢修”制度,減少故障發生率,確保機電設備效能的充分發揮。
創新工作機制,制度再梳理。完善機電設備故障樹管理模式,針對影響設備安全運行的薄弱環節,進行梳理分析,查找因素,同時依托故障樹管理模式,加強機電維修、管理人員的培訓,指導制定維修計劃和檢修方案;實行“三抓”制度,即面上抓質量升級,線上抓達標機臺、硐室,點上抓薄弱環節;進一步推行機電提升運輸安全質量標準化靜態看板管理,全面提升大型固定設備的崗位、機臺現場管理水平。
注重細節入手,節支再增效。在設備、配件、大型工具等費用考核上下功夫,提高設備和材料的重復使用率,積極推廣能耗設備節能技術改造,提高綜合效率;合理安排生產與檢修時間,避免設備空載運行,避峰填谷降低用電成本;參考供電計量系統,嚴格考核井下各采掘工作面和崗位機臺用電量,適時調整供電參數、增加節能裝置;嚴格控制各類加工件的審批管理,進一步拓展機修廠內修業務,增加成套綜機設備自修項目,減少設備外修支出;嚴格執行好外修管理制度,把好鑒定關、維修關、入礦關,最大限度的減少機電設備維修費用;做好余熱利用系統的日常監督管理,保障礦井生活和生產需要的熱能。
推行星級制度,技能再提升。對維修工實行星級管理,營造維修工“比、學、趕、超”的氛圍,促進維修工業務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加大對各級機電管理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力度,培養實踐技術能手,增強實踐操作技能,提高創新能力;分時間節點開展以區隊、全體維修人員、全礦范圍不同范圍層面的技能培訓和崗位練兵,實現技能人才的合力梯隊。
重推技改力度,創新再增效。繼續推廣崗位機臺無人值守,提高礦井信息化、自動化水平,實現減員增效;加強采掘軌道輔助運輸路線設計與優化和小絞車運輸管理,以簡化運輸環節為原則,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減少運輸用人數量,提高運輸效率;進一步完善斜巷軌道運輸的安全防護設施,提高運輸系統安全性能和運輸效率,實現運輸裝備規范化;加大重點項目包保責任考核力度,在提高機電設備安全高效使用的基礎上,激勵廣大職工大膽創新,利用科學手段在全礦范圍內營造技能改造、科技創新的良好氛圍。
(運河煤礦 徐秀嬌)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