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義橋煤礦加強技術管理,提高工作面的回采率,做好資源儲量管理工作。
加強責任落實。強調提高煤炭資源回收率的重要性,明確礦各級領導和相關部室的監督管理責任及分工,為緩和采掘接續關系,延長礦井服務年限打下基礎。同時,增強干部職工資源危機意識和節約意識,調動提高資源回采率的積極性。
提高技術管理措施。在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設計規范及技術政策的前提下,結合采區實際,科學合理留設煤柱,減少煤柱損失。在實現安全生產的同時,盡可能沿斷層布置走向工作面,采用“梯形”不等長工作面取代“刀把”“直角”工作面,以減少三角煤損失。確定合理的采放比及放煤步距,抓好現場管理,最大可能回收頂煤。工作面沿頂底板推進,嚴禁隨意留頂底煤。合理布置工作面,減少不合理的面積損失,同時加強地質預測預報,提供可靠的地質資料,對斷層的位置力求準確,減少過斷層時間,減少煤炭資源的丟失。建立健全煤厚探測管理制度,建立煤厚探測臺帳和丟煤通知單來監督不合理開采造成的煤炭資源的損失,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炭回收率。
嚴格回采率監督考核。成立煤炭資源回收管理領導小組,嚴格按照標準進行考核。礦井工作面回采率實行月報制度,采區回采率實行季報制度,建立健全各類損失量計算圖和損失量計算臺帳。礦井地測儲量管理技術人員定期深入工作面現場,調查或探測工作面采放情況,收集原始記錄,并設立專門記錄臺賬。同時,把資源回采率作為考核各級領導班子經營和管理情況的指標之一,每月度根據資源回采率考核情況對各生產單位進行獎懲。
截至2017年底,該礦綜放工作面回采率平均保持在87.9%,一次采全高綜采工作面回采率保持在96.2%以上,比國家規定提高3-5個百分點。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