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義橋煤礦皮帶工區歷時近十天,自主設計出了功率配比調節器,延長了主電機使用壽命,解決了其他礦井共同面臨的生產難題。
雙驅動強力皮帶機在運行期間,由于兩個主機滾筒的直徑有微小懸殊,會導致驅動電機的電流極不平衡。南翼集中膠帶巷二部皮帶機,因兩個主機滾筒直徑相差6.4mm,即1#主機滾筒直徑1038.2mm,2#主機滾筒直徑1031.8mm,該部皮帶機在正常工作期間,1#電機偶爾超額定電流,2#電機不做功,且兩電機電流相差36A,該設備雖然安設雙電機驅動,實則為單機驅動,長時間運行直接影響電機使用壽命,甚至造成大范圍的生產影響。
為徹底解決這一難題,該工區區長韓光來大膽思維,突破局限,改革創新,冒著滾筒可能受到損壞的風險,組織機修技術人員,加工制作了功率配比調節器。該調節器以長215cm、型號為14號的槽鋼為橫梁,橫梁上安設一個滑塊,利用錨桿的旋轉帶動滑塊的左右行走,滑塊上焊接三個關鍵的螺栓帽,其中兩個用螺栓固定打磨刀具,一個用螺栓微調刀具進刀的深度。操作前,先固定在主機滾筒臨近的斜撐上,把滑塊移動至主機滾筒一端,刀具移近滾筒膠皮,開動皮帶機,使主機滾筒開始轉動,其轉動線速度為3.15m/s,然后微調進刀深度1mm,操作人員手持扳手旋轉錨桿,帶動滑塊上的刀具向主機滾筒的另一端行走,同時利用主機滾筒的轉動提供切割動力,完成此項操作,經試機運行,1#電機電流下降,2#電機開始做功。隨后再經過兩次進刀,共計進刀3mm,皮帶機正常運輸原煤時,兩電機電流相差僅4A,實現均勻做功。
通過這次設計、改造,徹底解決了雙驅動皮帶機做功不均勻的難題,提高了該皮帶機的現行輸送能力,使設備能夠更好的服務于生產,同時,也為解決三采區膠帶下山、東翼膠帶下山兩部強力皮帶機同類問題提供了可靠的依據。目前,該調節器正在申報集團公司改革創新項目。
■ 義橋煤礦 葛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