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霄云煤礦緊密圍繞“安全生產+創新管理”主題扎實開展機電技術管理升級,為企業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觀念創新捷報頻傳
礦井固定應急電源如期建成,主供電系統抗風險能力顯著提高。2月24日,2000kW/10.5kV集裝箱式應急電源安裝完成,該應急電源裝置能夠在35kV兩路電源同時失電的情況下10分鐘內啟動,為副井提升機和其他應急負荷提供可靠優質電能,保障礦井安全生產。另外,霄云煤礦創新思維,聯合物資公司將此固定應急電源外租張集煤礦,年創效30萬元。
此外,為徹底解決礦壓風機房10kV高壓柜內部“爬放電”隱患,礦自主完成了12面高壓柜的更換,并在柜體內安設了1套弧光保護系統,實現了開關柜母線故障的快速保護;地面煤倉實行定量裝載,實現了無線集控系統、定量裝車系統、磅房過磅稱重系統、煤炭管理系統、視屏監控系統以及車輛號碼識別系統六大系統的有效融合,系統的投用實現減員4人,每年節約人工工資約32萬元。
思維創新精彩不斷
整合礦井主排水泵用電數據,建立主排水泵能效模型。霄云煤礦將2018年來每臺主排水泵的排水量和用電量建模比對,摸索出每臺主排水泵的運行工況,即每臺主排水泵將一立方水自井下排至地面的平均用電量(約為3.55度),建立起主排水泵運行“能效卡”,使用每月的排水數據和“能效卡”比對能夠及時摸清四臺主排水排水效能,能夠提醒主排水系統的及時維修保養和副井底水倉的清理,倒逼使用主排水單位充分參考利用“峰平谷”特點,最大可能地利用效能高的排水泵排水,提高水泵工效,降低電耗。
打破慣性思維,開關“上鎖”管理。一方面,在井下防爆開關在停電閉鎖掛牌的基礎上,強力推行在開關閉鎖桿上停電“上鎖”;另一方面,充分考慮地面10kV高壓柜和井下10kV高壓真空配電裝置的結構特點基礎上,在聯絡開關上巧妙設置了鎖具,切實提高了供電管理水平。
人行車跑出效率提升“加速度”。二采區軌道大巷運輸距離長達4000余米,以往單趟運行時間長達40分鐘左右,為提高人行車運行效率,運輸工區對東翼軌道大巷的軌道水平、軌距、接頭等細節方面進行標準化整改后,將人行車運行速度由1.4m/s提速至3m/s,人行車單趟運行時間縮短為20分鐘左右,這樣按照每月標準出勤23天計算,每天來回節省40分鐘,一個月就是15小時20分鐘,一年下來就是184小時,為工人節省出大量的休息時間,贏得了職工的一致稱贊。
以特別規定為抓手,加大對職工動態操作的考核力度。牽頭制定下發《霄云煤礦電氣設備操作和維修特別管理規定》等管理規定,明確供電操作和檢修過程中的10項必須,違反的就是紅線,只要觸碰了紅線,就要嚴格考核。
大力推廣電動單軌吊,減員又提效。今年以來,礦井在1318兩順槽和二采區2302軌順投用電動單軌吊,不僅節省了10名調度絞車和崗位人員,還減少原調度絞車運輸模式下的摘掛鉤時間,斜巷運輸效率大大提高,為工作面安撤運輸環節提供了有力支撐,每年可實現節約人工成本近100萬元。
強力推廣應用機電設備“五張貼”,強力擰緊用電安全“總開關”。為規范檢修停送電操作流程,堅決遏制供用電安全事故,霄云煤礦配套機電設備推行“五張貼”,即配套張貼常規五牌、明顯用途標示牌、上級電源提醒標示、配電圖以及電壓等級標示,其中上級電源提醒標示設計更是醒目明了,相比于生硬的說教式標志牌,溫馨的“笑臉+提示語”讓職工更容易接受,入腦入心形成行為自覺,為停電檢修作業安全提供強有力保障。
自6月15日起,霄云煤礦每日組織召開機電協調推進會,進一步加強機電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實現機電管理“5個1”目標突破:第一時間通報、布置、解決、考核發現機電隱患風險,第一時間研究、布置、協調、匯報、閉合機電重點工程開展情況,第一時間梳理匯報需要協調解決機電工作卡點、堵點、制約點,第一時間分享日常工作的經驗、教訓或者注意事項,第一時間分享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技術。
技術創新百花爭艷
“快接”裝置個頭小,連接鋼絲繩作用大。“耙裝機耙斗連接鋼絲繩再也不用盯著插鉤頭了,有了‘快接’裝置,效果就是好!”掘進迎頭工興奮地講。據了解,霄云煤礦原使用的耙裝機鋼絲繩與耙斗的連接需人工插接,費時、費力、費料。通過一番小改造,使用了楔形裝置,對鋼絲繩和耙斗進行了連接,該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快捷,采取兩個梯形“套裝”組合的方式咬合連接,從而使得受力鋼絲繩“越拉越緊”,輕松實現安全可靠的“快速連接”。通過這次創新改進,有效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并提高了現場作業效率及安全系數。經核算,該裝置投用后,每個接頭可節省鋼絲繩1.2米,節約工時近1小時,減少人工2人/次,為生產效率的提升增加了“催化劑”。
排水泵里巧做文章,減少盤根更換量。“排水泵的盤根終于不用換這么勤了,每月又可節約不少材料費呢。”中央泵房維修班班長趙啟鋒高興地說。霄云煤礦井下中央泵房主排水泵的盤根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摩擦熱”,需進行降溫處理,原降溫設施采取水泵“自循環”設計,降溫介質為井下污水,水中雜質、顆粒較多,效果不佳。同時,受水質影響,原降溫系統不僅損壞盤根,并且對水泵大軸的損傷也非常嚴重,直接影響水泵使用壽命。通過“金點子”征集,霄云煤礦對該部分管路進行了改造,利用現場條件,外增了進水閥門,為井下4臺水泵全部接入凈化后的生產水循環降溫,降低了雜質,提升了效果,保護了水泵,一舉多得。初步統計,改造后的系統至少可將盤根更換量降低70%,水泵使用壽命也可增加1-2年。
另外,霄云煤礦完成127V漏電試驗集成防爆控制箱、信號電纜快速冷補成型器等多項技術創新項目。
培訓創新人才涌現
圍繞“五個課題”開展安全用電實操強化培訓。為提高電工作業人員安全用電意識,防范用電安全事故發生,霄云煤礦重點圍繞萬用表、絕緣搖表、接地搖表(包括鉗形表)使用及安全注意事項,遠方漏電試驗流程,停送電操作及安全注意事項等“五個課題”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安全用電實操強化培訓,培訓采取區隊自主培訓和集中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現場“講解+實操”,方便參訓人員的記憶和學習,提高了培訓效率。
圍繞“源頭控制”開展軌道敷設專項培訓。為規范礦井軌道敷設標準,提高軌道線路質量和標準化水平,培訓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模式進行,其中理論講解部分由授課人員結合PPT課件圍繞軌道和道岔選型、敷設標準、工器具使用及檢查維護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講解。實操培訓環節,緊接著在地面軌道車場進行了現場“實景”教學,參訓人員對照軌道實物進行了實踐操作和相關數據測量,提升了參訓人員學以致用的能力。
■霄云煤礦 孫來運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