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集團公司轉型升級的龍頭企業,港產城融合發展標桿企業的創建者,圍繞企業戰略發展規劃,梁山港提出了‘114468’工作總思路,明確了創建‘安全高效標準港’‘森林綠色生態港’‘智慧智能科技港’‘創新引領示范港’‘港航人才輸送港’‘轉型升級龍頭港’六大目標,將人才培養上升為企業戰略。”梁山港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哲說。
近年來,梁山港堅持貫徹人才強企戰略,多措并舉下好人才培養先手棋,通過構建“引、選、育、用、管、留”的人才機制,打造一支政治合格、能力突出、敢于擔當、作風過硬、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優秀干部隊伍,為公司的跨越發展提供堅強組織和人才保證。
完善機制暢通道,“補水蓄才”激效能
“自2021年實施‘人才工程’建設以來,為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規范干部人才管理,梁山港陸續出臺了《管理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選拔任用暫行辦法》《人才素質提升激勵(暫行)辦法》等系列制度,構建了各類人才的培養機制,暢通管理、技術、技能人才三通道晉升途徑。2021年至今,共有32名人才通過民主推薦或公開選聘得到晉升。”梁山港人事勞資部負責人說。
圍繞公司發展戰略,梁山港以“加快人才培養、提升人才綜合素質”為目標,建立了包括中層管理人員、基層管理人員、全日制本科學歷及以上大學生、班組長、優秀員工共計123人在內的后備人才庫,以結對培養為主要形式,對后備人才實施入庫培養;以“學歷不等于能力,年齡不等于干勁”為理念,建立了滾動進出的后備人才掛牌考核機制,對年度考核優秀的人才,掛綠牌重點培養,對年度考核不合格人才實行掛紅牌退出舉措。
目前后備人才掛綠牌20人,掛紅牌退出6人;通過實施后備人才滾動進出機制,在搭建人才“蓄水池”的同時,充分發揮后備人才庫“補水蓄才”效能,激發蓄水活力。
分類實施精培養,“招才”“引智”齊發力
梁山港圍繞港口業務發展需求,通過春秋季校招、各類平臺渠道挖掘高素質及高技能人才。2021年至今,從集團外部港口引進高技能人才5名,新招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大學生人才22名,特別是港口、貿易專業大學生及港口設備高技能人才的引入,進一步彌補了人才隊伍結構短板,有效釋放人才集聚效能。
在對各類人才實施有效招引的基礎上,對現有人才隊伍實施精準培養;定期召開大學生座談會,指導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實施雙向選擇的人才競選“PK”模式,有效匹配大學生人才發展路徑,加快大學生成才步伐;建立了經營管理、專業技術及高技能人才分類培養機制,實施分類培養,開設以港口經營貿易及港口技術為主要內容的港口經營管理及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班,通過專業知識的自我更新,滿足企業快速發展需求;利用政府資源,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對高技能人才實施新型學徒制培養,組建了“大學生維修班”,加大高技能人才融合培養力度,確保港口安全高效生產。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22年7月,梁山港榮獲了由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總工會、山東省企業聯合會等五部門聯合頒發的“山東省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稱號。
創新人力資源體系,促更多工匠脫穎而出
梁山港提出了建設培育人力資源體系的工作要求,要深耕人才培育,創新人力資源體系,進一步打通管理、技術、技能三支人才隊伍職業發展通道,形成縱向暢通、橫向互通的人才隊伍建設“立交橋”,在四級后備人才梯隊的基礎上,優中選優,形成雛鷹、精鷹、雄鷹三支后備精英人才梯隊,因材施教,重點培養在各專業領域內具有較高業務水平、解決問題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的“拔尖技術人才”。
同時,梁山港聚焦年輕干部創新培養,在“育優”、“選準”、“嚴管”、“用好”上下功夫,在緊缺的管理崗位優先選拔,加快培養復合型高素質管理人才。全面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抓好人才引進,分階段、分批次采取不同方式引進一批貿易、供應鏈金融、大機設備操作等高精尖缺人才,加快選樹一批高技能頂尖人才,形成以專業領域帶頭人引領、技術專家帶動、專業技術骨干協同的科技創新人才格局,成就更多“梁山港工匠”。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如今,梁山港堅持人才優先發展的思想領航,不斷推進人才隊伍建設系統工程,構建更加完善的人才發展機制,更加科學的管理體系,更加公平的評價體系和更加鮮明的激勵體系,正在形成適應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新格局,讓人才強企戰略落實落地落細,真正為“建設億噸大港口,發展億噸大物流,培育千億大產業”貢獻才智和力量。
文/圖丨王傳鈞 張東旭(梁山港)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