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集團公司“創千億集團 樹百年能源 每日三問”大討論活動有關工作安排,結合盛源公司今年以來各項任務目標的開展情況,本人以大討論為契機,深入找差距、明方向,從嚴從實盤點和檢視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現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問題
(一)思維方式方面
一是大局思維不強。對于園區規劃及產業定位沒有從戰略和全局高度領會集團決策部署,思路不夠開闊,在面對混合所有制企業發展中的問題時,不會用發展的思維解決發展的問題,只注重風險防控,不注重風險化解,缺乏公司長期規劃和長遠打算,沒有做到與集團公司的發展同頻共振,不能跟上集團公司發展戰略的步伐,缺乏大局意識、服務意識。
二是開放思維不強。面對新形勢下盛源園區轉型升級的工作要求,存在思維定勢和工作慣性,在企業管理上存在傳統思維,思考問題保守,顧慮多,面對新情況、新問題,缺乏用發展的眼光和手段解決問題的思想境界。在園區規劃上局限于外部招引,未將目光放在提升自主生產能力上,在園區閑置資產盤活上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實行內部盤活,思維模式較為單一。
三是服務思維不強。思想上、行動上沒有完全樹立服務意識,在園區企業服務上,以“管”代“服”,造成“管無序、控無度”;在服務園區企業上缺乏價值體現及賦能,未能從發展的角度為企業排憂解難;在服務職工上,有為民心懷,但在工作上缺乏服務的意識,對職工關心愛護僅僅體現在日常性小事瑣事,在員工的職業發展及培養方面用力不夠。
(二)思路舉措方面
一是工作開展不深不實,雖然有目標規劃,但沒有進一步明確戰略執行與落地的阻礙因素與驅動因素,沒有提出符合公司管理實際的一系列創新戰略舉措,沒有搭建戰略執行與落地體系,工作浮于表面、開展不扎實。
二是管理基礎不堅實。企業管理基礎工作沒有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缺乏自覺性,缺乏形勢解讀及戰略解碼,缺乏崗位價值定位,工作缺乏動力與活力。
三是人才隊伍不匹配。部分管理人員思路不清晰,對安排的工作打折扣,擔當意識不強,有推諉扯皮現象,工作效率低。嚴格落實人才工作主體責任壓緊不夠,缺乏對重點人才的系統性定向培養和跟蹤。
(三)工作作風、能力素質方面
一是工作作風不夠扎實,缺乏“專”的精神,“實”的作風,“緊”的壓力。隨著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化,對新形勢、新情況、新要求深入研究不夠,在確立發展思路、制定政策和措施時,更多地著眼于落實上級任務、完成年度目標、推進當前工作,對如何創新工作思路、做好服務大局工作等方面缺乏系統深入地研究。
二是工作作風紀律不嚴,制度執行力剛性不足。在執行黨的紀律上能與集團公司和上級黨委保持一致,但仍存在紀律不夠嚴明,紀律管束執行不夠到位的情況,執行各項規定沒有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決心和勁頭。沒有真正用實制度管人管事,干部使用及管理的機制的保障力、促進力、支持力沒有形成。
三是工作標準不高,缺少精益求精態度。對集團公司安排的各項重點任務能夠基本完成,滿足于完成規定動作;在創造性開展盛源公司相關工作時還有所不足,還不能從時時“爭一流、爭第一、爭唯一”的更高標準上去把握和落實。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剖析
一是主體責任壓緊不夠。“一崗雙責”職責履行不到位,分析研究問題缺乏理論基礎與高度,缺乏“嚴真細實快”、鉚足干勁抓落實的精氣神,在公司發展及運營方面謀劃的多,抓落實不到位。在凝聚企業發展動力上作用發揮不充分,作風建設需進一步加強。
二是黨建引領作用發揮不充分。黨員干部隊伍工作作風不扎實,缺乏足夠的創新力和戰斗力,老落陵的保守思想、守攤子作風仍然存在,部分黨員放松對自己的思想管理,工作松懈,對自身職責認識不夠,思想觀念轉變慢,轉型發展緊迫感不強。
三是素質管理隊伍建設跟不上企業發展步伐。面對新形勢下盛源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工作要求,部分管理人員存在思維定勢和工作慣性,缺乏用發展的手段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的思想境界,對新形勢、新變化的敏感度下降。組織管理層次過多,管理鏈條較長,組織內部的信息流不暢通導致效率降低;人員架構結構性缺員導致業務劃分不盡合理、工作不均,組織整體效能降低。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轉變思維方式,提升履職能力。
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適應新發展形勢,聚焦國家發展戰略、濟寧市制造強市建設,系統全面掌握戰略重點和政策取向,堅持優化布局,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期。持續深化理論學習,立足根本抓思想,通過加強黨章和黨規黨紀學習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黨的宗旨教育、黨史國史教育等,引導黨員干部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提升統籌謀劃能力及工作落實力,深化制度建設,夯實管理基礎,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切實提高履職盡責能力水平。
(二)強化作風建設,筑牢紀律防線。
進一步推動廉政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把廉政建設與日常工作結合起來,強化干部自身廉潔從業思想認識,持續開展三管人員廉政教育培訓,強化混合所有制企業紀檢監察和監管工作,進一步提高黨員干部職工群體對黨風廉政建設的認識,提高堅持優良作風、抵制不良風氣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時刻緊繃自律之弦,做到不逾紅線、不觸底線,筑牢思想防線。
(三)加強企業文化管理,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
切實把企業文化建設納入企業改革發展總體框架,融入生產經營管理各環節,建立起相應的運行機制。增加企業文化教育的軟硬件投入,提供必要的人、財、物保障,同時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大力推動以文化為品牌建設的精神核心和價值引領。加快推進組織機構改革,以達到精簡高效運營的目的,促進企業的扁平化管理和高質量發展;嚴格按照干部選拔任用的程序和標準,選拔任用優秀干部;優化青年人才培養工作,積極推進干部管理素質提升。
文丨孫凱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