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集團公司轉型發展、奮進千億的攻堅年、關鍵年。目標已經確定,藍圖已經繪就,集團上下萬名兒女斗志昂揚、人心思進,干事創業的熱情空前高漲。作為船廠運營管理的第一責任人,通過此次大討論,我受益匪淺,感慨良多。
對標千億集團要求,要具備創新思維,要超越陳規、知難而進、因時制宜、開拓創新。要從根本上突破固有思維,科學運用創新思維方法,對有利因素做加法,對不利因素做減法,對機會資源做乘法,對威脅因素做除法。船廠班子成員要對船廠發展進行系統全面深入的分析,一要善于發現創新有利因素,二要善于找到影響創新的不利因素,三要敏于發現船廠創新機會資源,四要敢于挖出阻礙創新發展的深層次痼疾。在運用創新思維時,我們不僅要善于單兵突進,更要系統謀劃,打出創新“四則運算”的組合拳。一做加法,不斷增加創新的有利因素;二做減法,不斷減少創新的不利因素;三做乘法,不斷聚合發展創新的機會資源;四做除法,敢于破除威脅船廠發展創新的障礙,勇于開展顛覆創新。
對標千億集團要求,要具備法治思維,要嚴控法律風險,嚴把法治大門,絕不碰觸法律的“紅線”、筑牢防范法律風險的“防線”。作為船廠管理人員,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法律素養,做到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經營決策依法。在進行重大決策時,要嚴格開展盡調和法律風險評估,確保不存在顯性和隱性的法律風險,絕不能碰觸法律“紅線”,確保船廠行穩致遠。在思考船廠發展問題時,要把合規管理作為依法規范內部建設的重要抓手,將法律審核嵌入管理流程各個環節,設好法律風險管理的防線。要加強船廠法治文化建設,以法治文化的引領作用,營造風清氣正的法治文化。經常開展依法經營管理的教育,用正、反兩個方面案例引導、警示船廠全體職工不破紅線、不碰底線的法律意識,確保船廠健康發展。
對標上級決策部署,要堅決貫徹落實數智賦能思路,打造智能化車間,數字化工廠。要結合生產應用需求,通過制造運營數字管理一體化平臺(MCM)建設,將計劃排產、制造執行、供應商協同、倉儲管理、物流執行等核心場景進行了整合,實現訂單驅動生產模式的創新,實現計劃調度高效協同,物流作業準時拉動,車間現場精準控制,制造資源互聯互通。通過對船廠基礎數據和業務數據的統一標準,高效運營、數字化、透明化、一體化,逐漸形成一個完備的船廠管理系統。
對標千億集團發展需求,我將持續履行好船廠管理、經營、發展“第一責任人”職責,以創新、發展、穩定為主題主線,保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節奏,加強黨的建設,優化經營生態,強化風險管控,帶領船廠全體職工不斷開拓船廠發展新局面。一是突出“清”字,強化政治引領,凝聚思想共識。從自身做起,清楚地判斷當前形勢,清晰地明確目標任務,進一步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大局觀,帶領船廠科學研判機遇和挑戰,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決心恒心,以心中有責強化戰略主動,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推動船廠智能化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二是突出“穩”字,優化經營生態,提升競爭能力。船廠班子要加強政策研究,明確公司主攻方向,穩合規經營、穩風險把控,搶抓機遇、迅速行動、穩健經營,確保每一筆業務都穩健運行。三是突出“實”字,加強作風建設,夯實發展根基。作為支部書記,我將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帶領全廠黨員干部從實健全黨建工作舉措、從實優化激勵約束機制,推動全廠上下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想問題、辦事情、抓工作的根本遵循,把能力建設和作風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調動公司全體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風正時濟,定當揚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需策馬揚鞭。站在內河新能源船舶發展的關鍵節點上,機遇前所未有,發展時不我待。我將傾心于事業、敬業于崗位,帶領新能船業全體職工堅定信心、鼓足干勁,以智能化船型,規范京杭運河新能源船舶標準,承擔起從“氣化運河”“電化運河”走向“氣化長江”“電化長江”的歷史使命,為集團公司沖擊千億級目標再做新貢獻。
文丨張強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